“噗”的一聲點燃燃氣灶,倒入炒鍋內(nèi)的食用油噼里啪啦亂蹦著,一陣陣熗鍋香從廚房飄來,4名大學生志愿者分工有序,洗菜、切菜、淘米、燜飯,63歲的空巢老人馬先生家里已經(jīng)許久不見這番熱鬧了。
自備食材給殘疾老人做飯
10月20日中午11點,在長春市金寶街與銀湖路交會附近的豐裕四期小區(qū),4個年輕人手拎塑料兜來到馬先生家。他們是比心志愿者服務(wù)團隊的志愿者。20歲的孫斌是吉林警察學院16級藝術(shù)設(shè)計學二區(qū)隊的大二學生,也是該志愿者服務(wù)團隊的發(fā)起人,“我們自帶了食材,準備給馬大爺做頓飯。”
馬先生坐著輪椅,行動不便。4名大學生進屋就拿起笤帚開始打掃衛(wèi)生,“我們基本上每周都來一次。”孫斌跟老人熱絡(luò)地聊起天。“他們就像我的親人,給了我活下去的動力。”馬先生說,“陸陸續(xù)續(xù)我都見過三四十個志愿者了,我很感謝他們,讓我一個人不會感到孤獨。”
在王茹同學的掌勺下,一桌美味佳肴很快出鍋了,豬頭肉、孜然肉片、醬茄子、荷蘭豆炒臘肉,再配上香軟的米飯,馬先生吃得津津有味,“他們都是好孩子,我一個人孤苦無依,還不能動,真的很感謝孩子們。”馬先生說。
飯后,同學們又拎著水果去看望其他孤寡老人和殘障人士。
幫助別人是件快樂的事
“2016年的時候我就開始做一些志愿者工作。”孫斌說,2017年三四月份,他建立了比心志愿者服務(wù)團隊,“比心的意思就是將心比心,希望大家能夠關(guān)愛身邊需要幫助的人。”團隊從最初的幾人一直發(fā)展到如今的100多人,“不光有我們學校的,還有其他大學的學生加入。”
孫斌和其他志愿者為了幫助他人,省吃儉用攢生活費,還通過做兼職、義賣等方式籌得錢款,“我們從社區(qū)街道等部門了解各小區(qū)內(nèi)的空巢老人和殘障人士的情況,需要幫助的人很多。”孫同學呼吁更多人加入到自己的志愿者團隊,“幫助別人是很快樂的一件事,這個志愿者團隊我會一直堅持做下去,這是我從小到大堅持時間最長,最自豪的一件事。”
指導教師:立德樹人 不忘初心
吉林警察學院學生處馮天衣中隊長對學生參與志愿者團隊表示大力支持,“我是這個團隊的指導老師,孩子們在最美好的年紀做著有意義的事情,對他們今后的成長也十分有益。”馮天衣希望更多的人能夠加入到比心志愿者服務(wù)團隊中,“堅持立德樹人思想,不忘初心,發(fā)揮志愿者精神,去幫助更多需要幫助的群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