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海網(wǎng)8月9日訊 據(jù)廈門日報報道 歷經(jīng)半年的修改打磨,昨晚,修改版歌仔戲《僑批》在廈門小白鷺藝術中心金榮劇場亮相。從舞美到音樂,從人物命運到戲劇沖突,修改后的《僑批》完成了一次驚艷跨越。
“僑批”是種“銀信合一”的特殊寄匯方式,歷史上大批閩南人遠渡南洋,再想方設法把賺來的錢寄回家鄉(xiāng),“僑批”因此成為華僑和僑眷的生命線,并于2013年入選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記憶名錄》。2015年,廈門著名劇作家曾學文開始創(chuàng)作《僑批》劇本,廈門歌仔戲研習中心在2018年將它搬上舞臺。
好題材、好劇本加上情感濃烈的歌仔戲,成就了一臺思想精深、藝術精湛、制作精良的藝術精品。去年,《僑批》獲得了第16屆中國戲劇節(jié)優(yōu)秀劇目獎以及國家藝術基金2019年度舞臺藝術創(chuàng)作資助項目。在業(yè)界看來,《僑批》回溯了華人在歷史上與東南亞經(jīng)濟、文化的緊密聯(lián)系,連接起海外華僑華人的情感,具有強烈的現(xiàn)實意義。自創(chuàng)排以來,《僑批》通過一個個舞臺、一場場專家座談會,不斷吸納各方聲音,思考如何不斷提升作品內(nèi)涵。今年上半年,劇組認真研究此前專家提出的意見,結(jié)合劇場觀眾及各方反饋,開始全方位的修改提升,于6月完成全劇的修改排練工作。
修改版《僑批》命運感更加強烈,每一次人物命運的轉(zhuǎn)折都與“批”緊密相連,并從“情”出發(fā)增加了主角的情感變化與深度。導演對人物的詮釋、情感的表達、演員的表演、場面的設計也進行了全方位的細磨細摳。觀眾還可以看到更加符合歷史和人物特點的服裝設計,更加貼合劇情的音樂表達,以及更具沖擊力的舞美設計。
昨晚的觀眾有從北京遠道而來的戲劇專家,有廈門本土的戲劇研究者,也有來自僑界的嘉賓。今天,《僑批》還將迎來一場劇目座談會。這臺廈門好戲期待吸納更多寶貴意見,不斷打磨精進,更長久地“立”在舞臺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