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追尋革命足跡傳承紅色基因
鷺島小學生走進廈門紅色遺址
臺海網(wǎng)10月1日訊 (海峽導報記者 陳磊 江小聰)在游客眼里,廈門是一座風光秀麗的小島,其實廈門還是一座英雄之城,破獄舊址、總工會舊址、革命烈士紀念碑……它們見證了鷺島難忘的崢嶸歲月。
國慶節(jié)來臨之際,海峽導報發(fā)出“這個國慶,讓國旗在家家戶戶飄揚”倡議,在廈門乃至全國范圍內掀起了一波又一波響應的熱潮。上周末,思明區(qū)第二實驗小學的同學們高舉五星紅旗,追尋革命先輩的足跡,走進廈門紅色舊址,聆聽過去的故事,汲取紅色精神力量。
上午9時許,同學們在老師的帶領下,來到了破獄斗爭舊址。“11位武裝隊員,在10分鐘內快速完成了打破監(jiān)獄的任務,砸鐵鎖、開牢門、剪腳鐐、救人”,隨著講解員激情講述的聲音落下,同學們紛紛鼓掌,為革命先輩的英勇機智點贊。斑駁的水泥墻、觸目驚心的刑具、狹窄昏暗的實景監(jiān)獄,隨行的家長感嘆,住在廈門幾十年,竟然不知道這條小巷里還藏著這樣一處革命舊址。
隨后,同學們來到革命烈士陵園。在紀念碑前緬懷先烈,并依次獻上鮮花。在革命烈士事跡陳列館里,同學們認真地觀看了展館內陳列的日記、遺物和獎章等,家長們也一邊參觀,一邊時不時向孩子低聲介紹英雄們的感人事跡。
歸途中,不少家長表示,接受紅色文化熏陶,在孩子幼小的心里撒播“愛國”的小火種,這是十分重要的一門“課程”,“讓孩子們知道如今的幸福生活來之不易”。
“共和國同齡人”旅行地圖
300萬人走遍100個國家
用旅行的足跡,見證祖國的壯美山河。據(jù)攜程數(shù)據(jù),有超過300萬名生于1949年的“共和國同齡人”,走向全球超100個國家,足跡遍布“一帶一路”沿線45國。最遠到達南北極,最深接近馬里亞納海溝,最高到達海拔5300米的珠峰大本營,輕松打卡世界奇跡。
紅色元素、老歌、老電影、上世紀八九十年代春晚,成為他們旅行的靈感?!侗本┑慕鹕缴稀贰侗缴系膩砜汀贰赌箍平纪獾耐砩稀贰度f泉河水清又清》《請到天涯海角來》……這些年代IP,帶有旅行目的地屬性,讓老人在打卡的路上樂此不疲。塞爾維亞、越南、捷克、波蘭、柬埔寨,成為“共和國同齡人”摯愛的一帶一路旅游地,幾乎每位老人都能講一段關于這些國家的歷史趣事;莫斯科、伊爾庫茨克、圣彼得堡、海參崴、新西伯利亞,成為白發(fā)游客鐘愛的俄羅斯打卡地Top5,紅場上cos列寧、普希金、斯大林的演員,成為老年人朋友圈點贊高頻配圖;看藍冰、在海參崴參觀二戰(zhàn)潛水艇改裝的博物館和俄式炮臺,老年人樂此不疲。
別小看70歲的人,他們假期長、時間靈活,很多人手握充足的養(yǎng)老金,故前往美國、澳洲、加拿大等地旅行的占比,遠高于90后年輕人。老人出國旅行的障礙,語言關、身體因素、旅行節(jié)奏,已被新時代創(chuàng)新服務化解——專門的“夕陽紅旅行團”節(jié)奏舒緩,減少老人的車馬中轉勞頓,還貼心配有隨行隊醫(yī),全程保障。
風展紅旗如畫
龍巖七景區(qū)與國旗同框
為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營造濃厚的愛國節(jié)日氛圍,龍巖市各景區(qū)發(fā)起“我和國旗同框”活動,把游客們的愛國之情點燃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