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懋元。(莊華 攝)
臺海網11月19日訊 據廈門日報報道 著名高教專家、廈門大學教育研究院名譽院長潘懋元教授昨天就當前正如火如荼進行的“雙一流”建設給出友情提醒:要把“一流”的精神推進到高等教育各個層次、各種類型的高校與學科,以此引領高等教育的多樣化發(fā)展。
97歲的潘懋元在昨日在廈大舉行“面向2030年的高等教育發(fā)展:理念與行動”國際學術研討會上,話中有話地說,要防止“雙一流”的高校和學科成為天馬行空的“獨行俠”。用大白話說,潘懋元認為,“一流”精神不能僅僅局限于被列入“雙一流”的高校和學科,而應該是貫徹到各個層次、各個類型,公辦要,民辦也要。
潘懋元在當天會上做了約半個小時的主題報告,他雖然背駝得厲害,但是,思維和邏輯都保持著高度清晰,并不像97歲的人。
《教育2030行動框架》是2015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發(fā)布的。當前,落實這個“2030行動”,已成為各國教育改革發(fā)展的重要議題?!督逃?030行動框架》提出了“全納、公平、有質量和終身學習”的教育發(fā)展愿景。
潘懋元特別強調其中“有質量”的含義,他說,在精英教育階段,“有質量”是指學術水平高,但是在當前轉型社會,既需要一定數量的研究高深學問的科學家,更需要大量的工程師、管理人員、技術人才和具有創(chuàng)新能力的大國工匠。“這些都是質量的內在要求。”
【名片】
“雙一流”
“雙一流”指的是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我國已經在今年啟動“雙一流”高校和學科的建設。
國際學術研討會
“面向2030年的高等教育發(fā)展:理念與行動”國際學術研討會昨日在廈大舉行。由廈門大學高等教育發(fā)展研究中心主辦,來自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美國、俄羅斯、日本、西班牙、南非、中國大陸和香港的近百位專家學者參加了會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