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海網(wǎng)6月3日訊(海峽導報記者林少蓉 文/圖)當高雅、端莊的交響音樂會,遇上“六一”兒童節(jié),會產(chǎn)生怎樣奇特的效果呢?“長笛聲音婉轉(zhuǎn)悠揚,像不像小鳥?”“雙簧管音色優(yōu)美帶點鼻音,代表鴨子哦……”
6月1日晚,在廈大科藝中心,廈門愛樂樂團別出心裁地使用樂器代替故事中的角色,配以故事大王李碩老師的現(xiàn)場講故事,讓小朋友很直觀地感受了一回交響與故事結(jié)合的“童趣”演奏。

為了讓小朋友能快速了解各種樂器并對交響樂產(chǎn)生興趣。在演奏交響童話《彼得與狼》前,愛樂樂團的工作人員可是花足了心思,他們將故事中的角色以相應的樂器來替代:比如,單簧管低音區(qū)的跳音奏法,像小貓在躡手躡走路;大管渾厚、飽滿,代表胡子白花花的老爺爺;定音鼓代表獵人;圓號是最佳男二號“狼“;弦樂則是故事男主角彼得…… 通過演奏前對樂器的簡單熟悉后,接下去的演奏,只要替代樂器一出“聲”,配以老師的故事,整場音樂會,孩子子都看得聚精會神。

除了小朋友耳熟能詳?shù)耐挕侗说门c狼》外,當晚的音樂會,還演奏了《鵝媽媽》組曲。當長笛徐徐奏出帕凡舞曲的主題時,柔美、舒緩的旋律仿佛把小朋友帶入了幽深寂靜的森林,和睡美人在林中酣睡的優(yōu)美姿態(tài)。
此外,當晚的演出,愛樂樂團還通過愛樂之友微信群和Q群發(fā)布全程直播信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