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海網(wǎng)7月26日訊 (海峽導報記者 葉鵬 通訊員 龍鄒霞)探秘大洋、筑夢深海。近日,國家海洋局在廈門召開我國深海大洋生物資源探測開發(fā)成就新聞發(fā)布會,會議透露,我國已經分離了近10000株微生物,建立了第一個深海菌種庫。而且,國家海洋局計劃依托第三海洋研究所在廈建設深海生物基地,并打造國家級深海生物資源共享服務平臺。
據(jù)悉,經過15年的大洋調查,我國在深海生物資源探測與保藏方面取得顯著成效,科研專家獲得大量深海微生物資源,分離了近10000株微生物,建成了世界上最大的深海菌種庫。目前庫藏海洋微生物2.2萬株,涵蓋3400多個種,國際領先。構建了第一個深海微生物宏基因組大片段基因庫,完成了近300株海洋微生物的基因組測序。構建了國內第一個深海微生物代謝物庫與信息庫,庫藏餾份達15000份。
除此以外,還完成4000多株微生物資源在海洋藥物、生物農藥、環(huán)境保護、生物技術、工業(yè)酶應用等方面的潛力評估,申請國際國內發(fā)明專利200多項,并建立有海洋微生物中試平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