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臺海網(wǎng)9月5日訊(海峽導報記者 陳捷 通訊員 鄭澤凡 孫妍/文 陶小莫/漫畫)只因聽說親戚在做“刷單”,所以大學生小張信以為真,覺得自己不會被騙,結(jié)果落入“兼職刷單”的騙局,被騙轉(zhuǎn)賬1990元。
昨日,廈門警方發(fā)布了一起典型詐騙案例,并揭秘最近高發(fā)的兼職刷單“三大套路”。
案例 輕信“刷單”,一大學生被騙轉(zhuǎn)賬
張同學是一名大學新生,他很想幫父母分擔學費以及生活費的壓力。9月1日,他剛報到完,就在58同城的招聘平臺發(fā)布了自己的簡歷。很快便有一個陌生的電話打來,邀請他兼職代刷信譽。
之后,雙方互加QQ,對方發(fā)了一個二維碼給張同學,說這是商家的二維碼,讓張同學掃描二維碼,還說只要進入后點擊“商家代付”按鈕,再輸入支付密碼,就能讓商家“代付”。
張同學依對方要求操作轉(zhuǎn)賬1990元后,對方再次要求張同學轉(zhuǎn)賬,否則之前的錢款將不予退回。直到這時,張同學才意識到自己被騙了。
張同學告訴民警,他在廈門長大,在學校也接受過反詐騙宣傳,平時在公交、地鐵、馬路上都看過相關(guān)的宣傳視頻。但他曾聽說,家中有個親戚在做網(wǎng)上兼職刷單,所以,他認為網(wǎng)上兼職刷單有真有假,只要自己留心就不會被騙,沒想到還是疏忽大意了。然而,當民警問張同學其親戚是如何做兼職刷單時,張同學又對具體細節(jié)完全不清楚。
揭秘 刷單三大套路,竟是這樣坑人!
為了揭開兼職刷單的面紗,昨日,民警總結(jié)出三大套路,提醒市民別落入這些套路。
套路一,小禮物代替?zhèn)蚪?。詐騙分子往往會要求刷單者通過微信或支付寶直接支付,又或者讓刷單者登錄釣魚網(wǎng)站進而盜取個人信息及驗證碼,然后實施詐騙。同時必須注意,即使在正規(guī)的購物平臺上,鮮花、水果、充值、服務等也都是無法退款的,此類刷單詐騙的可能性極大。
套路二,名為入會,實為傳銷。大部分的刷單上家往往要求刷單者繳納一定的入會費,他們通過微信朋友圈內(nèi)發(fā)送炫富視頻、轉(zhuǎn)賬截圖等方式,營造出“輕松刷單賺大錢”的假象,吸引人加入。當事人繳納會員費之后就會發(fā)現(xiàn),上家下發(fā)的任務單數(shù)有限,一條任務平均百來人競爭,幾乎無法搶到。如果要搶到更好的單,就需要再交會費“升級”。所謂的賺錢,只有靠著一層一層拉人頭,賺取入會費來實現(xiàn),儼然已是傳銷。而詐騙分子又往往以此為模板,打著“入會”的幌子,收取所謂的入會費之后直接消失,或者編造出其他理由繼續(xù)收取各種培訓費用。
套路三,套取個人信息,為其他詐騙提供情報。還有一類刷單也是經(jīng)常出現(xiàn)但也是容易忽視的,就是下載手機APP、注冊貸款賬戶等。此類一般要求刷單者提供自己的身份證信息、銀行賬號等個人信息。這樣的刷單,即使能得到傭金,但是個人信息泄露帶來的危害往往是不可估計的。這些信息往往被其他詐騙分子購買,當事人成為各路詐騙分子的長期潛在目標,詐騙分子還會利用這些個人信息實施詐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