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夏季水上活動增多,要注意安全。

未來幾天天氣悶熱,但有陣雨光顧。
臺海網(wǎng)5月5日訊 據(jù)廈門晚報報道 5月1日,廈門市正式“氣象入夏”,今天又迎來夏季的第一個節(jié)氣立夏。氣象諺語說“立夏小滿,雨水相趕。”氣象部門預(yù)計,未來幾天,廈門市多陣雨或雷陣雨,市民外出時不妨帶把傘。
民俗專家認為,夏天人體大量出汗,體力消耗大,容易感到疲乏。因此,閩南地區(qū)有吃雞蛋和蝦面“補夏”和“消夏”習俗。
【天氣】
明起或有雷陣雨,下周有冷空氣來降溫
閩南諺語有云:“立夏不落雨,不必抬犁耙。”意思是立夏不下雨,有些田地就無法耕作。類似的還有一句“立夏呣落雨,高田呣免播。”也是說立夏沒有下雨,一些高山上的田地無法插秧。這些諺語正說明,立夏期間如果有雨水,就不會誤了農(nóng)事,農(nóng)民會感到欣喜。
從昨天晚間的最新資料分析,今天,廈門市繼續(xù)處在副熱帶高壓的控制下,天氣比較好,氣溫也會繼續(xù)上升。明后天,可能出現(xiàn)陣雨或雷陣雨。更明顯的雨水預(yù)計要到7日后期,屆時隨著北方高空冷空氣南下,副熱帶高壓又會退出廈門地區(qū),屆時廈門市將再度出現(xiàn)降溫、降水及沿海大風的天氣。到了8日,雨勢還將進一步加大,或達到中雨量級。這次冷空氣會持續(xù)影響到11日。
【習俗】
多吃新鮮解暑食物,寓意愜意度過夏天
福建省閩南文化研究會榮譽指導(dǎo)、文史專家彭一萬說,閩南有在立夏吃蝦面或蝦粥的風俗。購買新鮮海蝦,摻入面條中煮食,海蝦熟后變紅,為吉祥之色,而蝦與夏諧音,以此為對夏季的祝愿。
“消夏”則是指愜意地度過夏天。古時候,同安人要用桃、梅、麥祭祀祖先,稱為“立夏見三鮮”。而在漳州、泉州一帶,有殺雞買肉進補的記載,還有用金錢草燉肉燉鱉,或者在煮熟的粿條上澆冰涼的糖水來吃。民間還認為,立夏當天下雨,預(yù)示著接下來會有好收成。
廈門市民俗學(xué)會副會長郭坤聰介紹,立夏意味著進入夏天,天氣比較熱,有一個民俗項目叫做“嘗新”,要吃一些新鮮的水果、蔬菜,比如櫻桃、青梅,或喝些豆汁、麥汁,還要吃蛋。在煮雞蛋的過程中加入蔥、白糖或冰糖,吃著比較解暑。
原標題:春辭夏始 接下來“雨水相趕”
原鏈接:http://epaper.xmnn.cn/xmwb/20180505/201805/t20180505_5179910.ht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