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海網(wǎng)3月29日訊 (廈門日報記者楚燕通訊員吳小荻)濤濤(化名)上幼兒園大班,因為長期尿床,他時常遭到小朋友的嘲笑,漸漸地,他在幼兒園午睡的時候很焦慮,即使很困也強撐著不敢入睡,生怕又尿床被笑話。醫(yī)生說,濤濤這種情況是遺尿癥,處理不好會引發(fā)一些心理問題。
市婦幼保健院兒內(nèi)科沈彤主任醫(yī)師接受采訪時表示,近年來小兒遺尿癥發(fā)病率顯著上升,5歲以上的兒童,1周尿床多于2次,持續(xù)數(shù)月,即可診斷為小兒遺尿癥。遺尿癥可能涉及神經(jīng)支配、腎臟疾病、心理精神因素、家族遺傳等方面的問題。“腎臟病大多起病隱匿,遺尿有時是一些腎臟疾病或其他疾病的信號。”沈彤提醒,幼兒有時無法清楚地表達自己的感受,家長要注意觀察,比如孩子排尿是否不舒服,尿液中是否有很多泡沫,或是身體容易浮腫,如果有以上癥狀,要高度懷疑腎臟疾病。
沈彤說,很多家長認為遺尿癥不需要治療,長大了自然就好了??墒?,孩子如果上學了還一直遺尿,會容易被嘲笑,時間久了會敏感、膽小、畏縮,不愿意接觸外界,形成社交障礙,有的會影響智力發(fā)育,有的甚至會發(fā)展成腎衰竭。對于遺尿癥,要找對病因,有針對性地治療,效果一般都很好。單純遺尿沒有其他疾病的幼兒,吃藥控制,并堅持做膀胱功能訓練,半年左右就能控制得很好。一般吃藥3個月左右沒有遺尿,就可以把藥停掉。家長最好每年帶孩子定期檢查尿常規(guī),發(fā)現(xiàn)異常應及時診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