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臺海網1月25日訊(海峽導報記者 陳捷 通訊員 思檢/文 楊希/漫畫) 7200余元,整整兩個月的辛苦錢,但公司卻一直拖欠。年關將至,兩位女保潔員一度對訴訟維權望而卻步。幸好,思明區(qū)檢察院迅速發(fā)出《支持起訴意見書》,讓她們有了底氣。
近日,成功維權的滕女士和梁女士一起來到思明區(qū)檢察院表示感謝。一年來,思明區(qū)檢察院持續(xù)加強民事支持起訴工作,為務工人員的合法權益“撐腰”,共幫助104名外來工,追索35萬元勞動報酬。
案例 保潔員丟了“飯碗”還被拖欠兩個月工資
滕女士和梁女士同齡,都是58歲,她們均是從貴州農村來廈門務工,在廈門一家公司擔任保潔員。
去年6月28日,公司因經營不善宣布解散。滕女士和梁女士不僅丟了“飯碗”,還被拖欠了5月、6月兩個月的工資,每人被拖欠的工資各有7200余元。
這之后,兩人多次與公司溝通,但是公司以“還有其他債務,拿不出錢支付工資”為由拖延。
兩人思來想去,最終決定尋求法律援助,于2023年10月向法院提起了民事訴訟,訴請公司付清拖欠的工資。
依托支持起訴工作協(xié)作機制,思明區(qū)法院認為該案可能符合支持起訴的情形,及時將上述案件信息,移送至思明區(qū)檢察院。
起訴 辦案“加速度”兩名勞動者最終勝訴
2023年10月16日,思明區(qū)檢察院正式立案,第二天即發(fā)出《支持起訴意見書》,隨后送達法院。
短短一天時間,承辦該案的檢察官做了大量工作。一方面指導當事人提交支持起訴的申請,另一方面審查證據(jù)材料是否完備,還與法律援助中心的律師進行了溝通。
不料,訴訟過程中公司負責人失聯(lián),相關法律文書必須以公告的方式進行送達。這時,考慮到訴訟的時間、成本,滕女士和梁女士又產生了顧慮。
檢察官為兩人釋明相關法律法規(guī),解釋如果此時放棄訴訟,若其他債權人通過訴訟主張債權,她們的權益可能難以得到保障。經多次解釋,滕女士和梁女士這才下定了打官司的決心。
最終,思明區(qū)檢察院的支持起訴獲得法院判決支持。目前,相關款項也已執(zhí)行到位。
在思明區(qū)檢察院的民事支持起訴工作中,涉及勞動者追索勞動報酬的案件占據(jù)了大多數(shù)。統(tǒng)計顯示,2023年,思明區(qū)檢察院共幫助104名外來務工人員追索勞動報酬35萬元,他們的遭遇大都和滕女士、梁女士相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