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臺海網(wǎng)9月29日訊(海峽導報記者 李學清)黑暗擋不住他們內心的陽光燦爛!在廈門,有一群可愛的視障音樂達人,組成了一支樂隊,給自己取名叫“逆光”。
6名成員中,鍵盤手黃延平是《中國好聲音》第1屆、第2屆的音樂制作人之一;樂隊創(chuàng)辦人兼鼓手顧蘇強當年在北京組的樂隊曾獲得北京高校大賽第1名;吉他手黃孕棟是優(yōu)秀的吉他老師;歌手楊敏曾獲福建省尋找最美聲音朗誦比賽金獎……除了翻唱,他們還自己創(chuàng)作詞曲,自己編曲制作,可謂全能。
國際盲人節(jié)前夕的10月13日下午3點,他們將登上廈門最高級的藝演殿堂——閩南大戲院,給觀眾帶來一場特殊的演出。上半場將是“黑暗音樂會”——全場無亮光,讓觀眾不用眼而用心聆聽盲人的靈魂歌唱;下半場則激情四射,讓觀眾領略盲人朋友與正常人毫無二致的生活熱愛。
盲人創(chuàng)辦人是生活高人
聯(lián)系樂隊創(chuàng)辦人顧蘇強時,他的微信往來回復很快,發(fā)位置、發(fā)圖發(fā)文章,以至于導報記者并未意識到他是盲人。
面對面,聽著他那極有條理而流暢的表達時,真能讓人又忘了他是個完全見不到光的盲人。借助讀屏軟件,他靈敏地操作著手機,讓導報記者既驚嘆又感動。
顧蘇強娓娓道出“逆光樂隊”背后的故事。
為盲人創(chuàng)辦公益組織
2004年,顧蘇強在北京上特教學院時,與學院音樂系的盲人同學組了全國首支盲人電聲樂隊,在高手如云的健全人樂隊里脫穎而出,摘得北京高校原創(chuàng)歌曲大賽第1名。隨后,樂隊頻繁受邀參加電視臺演出以及當水木年華等歌手演唱會的演出嘉賓。
但畢業(yè)后,為生存所迫,他們只能放棄音樂夢想,回到各自的家鄉(xiāng),和其他盲人一樣,主要從事保健按摩。顧蘇強也一樣。
工作之余,顧蘇強在2012年創(chuàng)辦了為盲人朋友提供出行等生活服務的晨昇公益組織,自己也不遺余力教盲人用智能手機來學習和解決生活問題。
每年一次“黑暗音樂會”
晨昇公益運轉較成熟后,顧蘇強有了借助演出進一步呼喚盲人朋友走進社會、讓社會人更接納盲人的想法。
在他的召喚下,當年北京樂隊的成員從寧夏、南京、北京、福州趕來,于是有了2015年第一屆的“黑暗音樂會”。“當時在金雁酒店的宴會廳,約有350名觀眾,反響很熱烈。隊友們就提議每年辦一屆,因為這樣大家就可以每年見一次面。于是2016年、2017年我們又辦了兩屆。”顧蘇強說。
“逆光樂隊”在廈門成立
從全國各地大老遠趕過來,對盲人尤其不易。于是,身在福州的黃延平就建議顧蘇強在廈門新組個樂隊,他可以每個月過來排練指導。
顧蘇強作為殘聯(lián)旗下的廈門市牽手藝術團電聲樂隊的前隊長,很快找來廈門的盲人樂手歌手,并將自己在明發(fā)國際新城的店面作為“逆光樂隊”的排練場地,黃延平也為樂隊添置了一些專業(yè)設備。
今年5月,“逆光樂隊”正式成立。
每個月四次的排練,對他們來說非常不容易。住在福州的黃延平得坐動車來,其他人有的從杏林、有的從集美趕來,每個人都得倒幾趟車,全靠一根盲杖和靈敏的耳朵。
大家都特別珍視這難得的排練機會,最近為了10月13日的演出,一天排練超過十小時,有時累得彈奏樂器時都能睡著。
顧蘇強說:“也許我們的表演在一些人看來很普通簡單,但對我們來說卻意義非凡,我們要證明人生其實沒有限制,只要愿意,每個生命都能綻放光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