拳、棍、刀、鞭
十八般武藝虎虎生威
當這些單項的武術被糅為一體
一個神奇而古老的陣法
就這樣呈現(xiàn)在我們眼前
——宋江陣
紀實集美《承文襲武宋江陣》
點擊欣賞精彩視頻
歷史悠久的技藝表演
廈門市非物質文化遺產(chǎn)保護專家:黃念旭
宋江陣也稱為套宋江,是一種集民間舞蹈和民間武術為一體的民間民俗技藝表演,廣泛流傳于福建的閩南地區(qū),臺灣金門地區(qū)也都很盛行,距今有四百多年的歷史。
每年重大民俗節(jié)慶之時,后溪鎮(zhèn)城內村民都會用這樣的一種陣法表演來慶祝,眼前的這個由24個孩子組成的宋江陣,是村民鄭定超組織,并邀請幾位老拳師親自指導操演一年的成果。
玄妙非凡的宋江連環(huán)八卦陣
城內村的宋江陣,被稱為宋江連環(huán)八卦陣,陣法中包含了宋江旗、雙刀、雙斧、關公刀、槍、劍、雙鞭等等十八般兵器,閃轉騰挪間,呈現(xiàn)出兩儀到四象、四象到八卦的諸多變化,玄妙非凡。
而廈門少林興華武校校長兼總教練鄭定超
正是這套宋江連環(huán)八卦陣的第六代傳人
廈門少林興華武校校長兼總教練:鄭定超
最早是學五祖拳,宋江陣是1994年村里最后一次組織,在村里從頭到尾學了一陣子,村里面所有老拳師多少都有跟他們學過,大概學了3個月,但這套宋江連環(huán)八卦陣法,已經(jīng)傳襲了近百年。
城內村村民 拳師:王水河
我們城內的宋江陣,是在明朝末年就有兩陣的宋江陣,到了1922年有一個老師傅過來,把宋江陣整體改下來,改得非常的好,有24、36 、48、72 、108個人。1922年城內第一批來練就有36個人。
這套宋江陣法后來經(jīng)過了五祖鶴陽拳知名拳師張孟恩的改良,加入八卦的走陣步法,以及城內原有的連環(huán)陣法,形成了現(xiàn)在的這一套獨一無二的宋江陣。
習武成風的城內村
黃天克,是城內村的一位老拳師,身為普通農(nóng)民的他,從18歲開始,練拳已經(jīng)有43個年頭。
一個人口僅有1500多人的小村莊,卻習武成風,并將古老的陣法傳承下來,這與城內村在明清時期的戰(zhàn)略地位密不可分。
據(jù)史料記載,城內又稱霞城,清順治十八年開始,清政府為圍困鄭成功的抗清武裝,實行“遷界”政策,沿海居民以城墻為界,30里外不得居住。
康熙元年,更是修建拱辰門,派施瑯修城駐軍,宋江陣便逐漸成為村民抵御外敵的一種手段。
廈門市非物質文化遺產(chǎn)保護專家:黃念旭
它反映了閩南百姓的抗倭歷史,同時也記載著戚繼光和鄭成功藤牌軍的社會影響。從宋江陣的形成來講,可以看出,在閩南地區(qū),百姓尚武 崇武的精神面貌。
宋江陣的傳承和推廣
宋江陣發(fā)展至今,除了成為傳統(tǒng)節(jié)日的陣頭表演之外,還逐漸演化為閩南地區(qū)高甲戲的雛形,登上戲曲舞臺,它的傳統(tǒng)文化內涵也得到進一步的延伸。而對于鄭定超而言,傳承推廣宋江陣,任重而道遠。
廈門少林興華武校校長兼總教練:鄭定超
現(xiàn)在的孩子都不愿吃苦,這個陣法要穩(wěn)定的一班團隊,一幫人在運作,一旦有一兩個人流失,整個陣法就沒辦法操練,會很可惜。所以,如果有人愿意學我們免費教,也希望政府部門能多加扶持,大家一起把這個宋江陣文化再發(fā)揚光大。
一起為保護傳統(tǒng)文化努力!
集美臺:《紀實集美》
編輯:李蕾|編審:劉意婷 王德勝
天下集美原創(chuàng),授權轉載請聯(lián)系我們
投稿郵箱:xmtxjm@163.com
近期回顧
集美菜市場|集美購房補貼
集美安仁產(chǎn)業(yè)園|東安垃圾山清理
來源:天下集美公眾號
鏈接:https://mp.weixin.qq.com/s/6jZk6-U-g-Rq37sBifjxT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