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居民家回訪 記者 肖杰元 攝

江龍在商鋪回訪受害人 記者 肖杰元 攝
臺海網(wǎng)4月18日訊 據(jù)海西晨報報道 新店派出所有這樣一個年輕小伙子,如果在辦公桌前找不到他,他就一定在社區(qū)里走訪排查。2013年3月份,在他成為社區(qū)民警2個月后,他被翔安公安分局評為社區(qū)民警之星,他就是新店派出所最年輕的民警江龍。
年紀最小但工作認真
2012年8月,江龍被安排到新店派出所工作?!?0后”的他成為所里最年輕的民警。雖然年紀最小,但他干起工作卻十分“著急”,為了快點熟悉業(yè)務,江龍干脆住進派出所。勤奮學習和用心總結(jié),使得江龍的業(yè)務能力進步飛快。
今年1月,江龍被調(diào)整到社區(qū)民警的崗位上,他全身心投入社區(qū)、深入群眾,從流動人口管理、行業(yè)檢查再到入戶訪查、治安防控,取得了不錯的成效。今年以來,江龍共偵破刑事案件6起,提供案件偵破線索4起;抓獲逃犯2名;辦理行政案件15起;進行可防性案件上門回訪24起;進行行業(yè)場所檢查16家;進行消防檢查20余家;進行公寓檢查20余家;入戶訪查100余家。
案件回訪時找到線索
在可防性案件回訪工作上,江龍更是摸索出自己的工作方法。每天上班,他會對前一日轄區(qū)發(fā)生的案件進行梳理,列出需回訪清單,隨后連同其他警務工作一起打包,登門入戶開展回訪工作。
在上門回訪時,江龍將案件的進展情況告知當事人,讓其知曉公安工作基本流程。這樣,群眾對公安工作不再是一抹黑、一面倒,在很大程度上對公安工作給予理解和支持。同時,上門回訪時還能得到更多的破案線索。2013年2月發(fā)生在祥吳美地雅登的一起入室盜竊案,江龍就是在回訪過程中,通過對被害人的再次詢問,掌握到一條重要線索并迅速展開偵查,案發(fā)第二天下午就鎖定了嫌疑人的住址,并在周圍找回部分被盜物品,鎖定兩名犯罪嫌疑人,為被害人挽回經(jīng)濟損失近3萬余元。
體驗職業(yè)帶給他的快樂
每日繁雜的警務,使這個90后的新民警,缺少了一些同齡人應有的青春洋溢,年輕的臉龐上寫滿了與年齡不相符的成熟與疲憊??墒墙垍s依然體會到這份職業(yè)帶給他的快樂:“我最開心的就是,看到群眾理解我們的工作以及我們的工作得到群眾的認可。”這份體驗,簡單直白得就如同他的微博昵稱:Dragon很快樂。晨報記者 袁曉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