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牛國棟檢查產(chǎn)品質量。(新華社發(fā))
“年紀輕、起點低、成績大”,許多人用這句話形容軋鋼領域的杰出人才牛國棟。問及他成功的秘訣,牛國棟只有一句話:“干工作要有股子百折不撓、不達目的不罷休的‘牛勁’!”
牛國棟是太鋼不銹冷軋廠第一軋制作業(yè)區(qū)的一名大班長,37歲的他“成績很大”:“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太鋼十大杰出青年、太鋼特級勞模、太原市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太原市特級勞模、山西省特級勞模,他所帶班組榮獲“全國五一勞動獎狀”。
他的起點并不高,畢業(yè)于太原冶金工業(yè)學校軋鋼專業(yè)。工作之初,因為許多事情“拿不起來”,常常招致批評。
困難和挫折面前,牛國棟并沒有氣餒,反而憑著一股子“牛勁”開始奮發(fā)圖強。
他開始報名參加技術比武。開始幾年,總是眼睜睜看著人家拿狀元、得名次,自己卻名落孫山。他也一度想放棄,然而終究不信那個邪:“為什么要算了?都是軋鋼工嘛!”最終,屢敗屢戰(zhàn)的牛國棟終于在2006年太鋼第27屆技術比武中摘得軋鋼狀元桂冠。翌年又蟬聯(lián)。
為了提高軋鋼技術,他長年累月反反復復進行軋鋼試驗,邊試驗、邊記錄、邊比較,軋鋼技術終于不斷提升。
幾年來,牛國棟用“摸石頭過河”的工作思路和軋制方法,對特種鋼和高附加值鋼的軋制工藝進行創(chuàng)新,全面優(yōu)化工藝。2011年他發(fā)表論文《冷軋中關于悠卷的新解與思考》,對“悠卷”進行了探索性的定義,按他的建議,斷帶次數(shù)由原來1.5%下降到零,每年可減少輥耗及帶鋼切損損失70余萬元。
近年來,牛國棟開始帶徒弟。目前他帶著4個本科生、2個研究生。他經(jīng)常跟徒弟們說,干工作首先敢干,要不怕困難。其次要能干,要多想辦法。第三要巧干,不斷創(chuàng)新。第四要最終干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