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海網(wǎng)11月22日訊 中國共有約2.6億95后人口(1995-2009年出生人群,現(xiàn)為13-27歲),勞動年齡的95后人口約2億人(16-27歲),占2020年勞動年齡人口的22.7%。近日,智聯(lián)招聘與澤平宏觀聯(lián)合發(fā)布《中國城市95后人才吸引力排名:2022》報告。

從性別看,報告顯示,95后女性求職占比相對總體更高,今年95后、總體流動人才中女性占比分別為50%、42%。95后、總體流動人才男女比例分別為50:50,58:42,95后流動人才中女性占比更高??梢?5后女性受教育程度高且獨立,求職意愿較強。去年95后流動人才男女比例為51:49,今年95后流動人才中女性占比有所增加,性別比例更加平衡。
從學歷看,54%的95后流動人才為本科及以上學歷,低于總體的56%。95后流動人才中高中及以下、大專、本科、研究生及以上學歷占比分別為12.9%、33.3%、48.1%、5.7%,本科及以上合計53.8%;總體流動人才各學歷占比分別為7.1%、37.2%、47.8%、7.8%,本科及以上合計55.7%。

從工資看,95后為職場新人,工資水平低,流動人才中月收入6K以下占69.3%,遠高于總體的51.9%。95后、總體流動人才月收入4K元以下占比分別為37.1%、25.4%,月收入在8K及以上占比分別為13.6%、29.6%。95后人才多為職場新人,收入較低,同時低收入會降低工作滿意度和在城市中的歸屬感,從而更傾向跨城求職。去年95后流動人才中月收入4K元及以下、8K元及以上占比分別為42.3%、10.2%,95后流動人才月收入水平較去年相比明顯提升。
從行業(yè)看,95后更多分布在新興行業(yè),其流動人才在IT行業(yè)占比為24.0%,高于總體的18.7%,而在地產(chǎn)、制造業(yè)合計占比25.1%,明顯低于總體的33.3%。95后流動人才最多的前三行業(yè)是IT|通信|電子|互聯(lián)網(wǎng)、房地產(chǎn)|建筑業(yè)、生產(chǎn)|加工|制造,分別占比24.0%、14.0%、11.1%,合計占比49.1%,總體求職人才最多的也是這三個行業(yè),合計占比52.0%,95后人才行業(yè)集中度略低于總體。其中95后在TMT行業(yè)占比為24.0%,高于總體的18.7%,而地產(chǎn)、制造業(yè)占比低于總體,說明年輕人選擇傳統(tǒng)行業(yè)傾向明顯降低,而對于互聯(lián)網(wǎng)、電子、通信等新興行業(yè)更加青睞。從二級行業(yè)看,95后流動人才在互聯(lián)網(wǎng)/電子商務、教培、專業(yè)咨詢、醫(yī)療美容行業(yè)占比分別為10.7%、9.5%、5.9%、3.8%,均高于總體的7.5%、7.3%、4.6%、3.3%,而95后流動人才在地產(chǎn)建筑領域占比為14.0%,低于總體的19.3%。去年95后流動人才最多的前三行業(yè)同樣是IT|通信|電子|互聯(lián)網(wǎng)、房地產(chǎn)|建筑業(yè)、生產(chǎn)|加工|制造,分別占比21.0%、15.9%、11.7%,合計占比48.6%,今年95后人才從事TMT行業(yè)的比例較去年相比明顯提高,而從事地產(chǎn)業(yè)的比例有所降低。 (曉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