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地時間12日傍晚,美國國務卿布林肯結束對斐濟的歷史性訪問,飛往夏威夷。美國國務卿上一次到訪該國還是1985年。和前一天在澳大利亞一樣,布林肯話里話外都透著拉攏太平洋國家,與中國爭奪影響力的意圖。而就在他前往斐濟途中,白宮公布拜登政府的“美國印太戰(zhàn)略”報告,提出五大戰(zhàn)略目標和十大“行動主軸”。這份正文部分僅15頁的報告,至少13次直接提到“中國”,還花了不少篇幅渲染所謂“中國威脅”。拜登政府可能會給中國制造一些麻煩,但在不少分析看來,美國拉小圈子、搞對立的做法很難得人心。美國問題專家呂祥13日對《環(huán)球時報》記者說,拜登政府的印太戰(zhàn)略最終不會成氣候。
兩年,拜登想在印太干10件事
“為什么要推出印太戰(zhàn)略?它與過去的其他戰(zhàn)略有什么不同?”11日在白宮為公布該戰(zhàn)略舉行的吹風會上,美政府高級官員首先就此進行自問自答。他說,因為美國的安全和繁榮從根本上取決于印太地區(qū),并強調這是兩黨共識。該官員吹噓拜登政府的政績說,與此前不同,該戰(zhàn)略是建立在已有作為的基礎上的,包括“四方安全對話”(QUAD)、“奧庫斯”(AUKUS)等。在被問到為何花一年多時間才出爐時,他說這是拜登政府的第一份地區(qū)性戰(zhàn)略,是深思熟慮的結果。
報告稱,美國將聚焦從南亞到太平洋諸島的印太地區(qū)所有角落,以加強美國的地位和承諾。之所以這么做,部分原因是該地區(qū)面臨日益加劇的挑戰(zhàn),特別是“中國挑戰(zhàn)”。報告極力渲染所謂“中國威脅”,稱美國今后十年的努力將決定中國是否會成功扭轉造福印太和世界的規(guī)則與規(guī)范。臺灣《聯合報》評論說,從特朗普政府的“美國亞太戰(zhàn)略框架”到拜登政府的“美國印太戰(zhàn)略”,兩份政策文件都非常露骨地將矛頭指向中國大陸,明顯表明大陸是“美國印太戰(zhàn)略”最關切的核心要點。
拜登政府提出五大戰(zhàn)略目標:“推進自由開放的印太地區(qū)”“在區(qū)域內外建立關系”“推動地區(qū)繁榮”“加強印太地區(qū)安全”以及“建立區(qū)域內抵御跨國威脅的能力”。白宮官員稱:“我們認識到改變中國的能力有限,因此試圖塑造圍繞中國的戰(zhàn)略環(huán)境。”香港《南華早報》援引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系學者時殷弘的話說,這意味著美國不會尋求改變中國的政治制度,而是建立一個有利于盟友和伙伴的戰(zhàn)略環(huán)境。它會給中國制造麻煩。
為落實這些目標,該戰(zhàn)略提出十大“行動主軸”,即在未來12至24個月內開展10項行動計劃:為印太地區(qū)提供新資源,領導印太經濟框架,加強軍事威懾,加強一個賦權和統一的東盟,支持印度的持續(xù)崛起和區(qū)域領導地位,發(fā)揮QUAD的關鍵作用,擴大美日韓合作,在太平洋島嶼建立彈性的合作伙伴,支持良好的治理和可依賴性以及支持開放、彈性、安全和值得信賴的技術。
“美國之音”報道說,在高度敏感的臺灣問題上,報告稱,華盛頓將與地區(qū)內外的伙伴合作維護臺海和平與穩(wěn)定,包括支持臺灣自衛(wèi)。“美國將臺海問題國際化。”臺灣《中國時報》質疑說,美國讓各方來攪局,究竟是要解決爭議,還是要制造問題以便渾水摸魚呢?
上述美國官員稱,這份報告并不代表拜登政府中國戰(zhàn)略的全部內容,除此之外還有“更廣泛”的內容。中國社科院美國問題專家呂祥13日對《環(huán)球時報》記者說,由于已經意識到自己在政治和軍事上的能力有限,沒有發(fā)揮余地,美國未來很可能在經濟上針對中國采取更多的敵對性措施。
太平洋島國:廣交友、不樹敵
布林肯對澳大利亞、斐濟的訪問是美在亞太刷存在感的具體行動。結束在墨爾本的“四方安全對話”外長會后,他12日飛往斐濟?!都~約時報》稱,作為37年來首位訪問斐濟的美國國務卿,布林肯想清晰表明,與太平洋島國領導人會晤只是美國擴大存在的開始。他承諾美國將在應對氣候變化、新冠疫苗和非法捕魚上提供更多幫助,但其核心是反映出美國對中國的擔憂,并試圖在一個人口稀少但具有戰(zhàn)略重要性的地區(qū)展開競爭。
新西蘭廣播電臺報道稱,布林肯過去幾個月在全世界的“巡回演出”只有兩個主題:中國和新冠肺炎疫情。他在斐濟僅停留8個小時,不但與該國代總理會談,還和17位太平洋島國領導人舉行視頻會議。布林肯說,美國打算在印太地區(qū)建立伙伴關系和聯盟,其中包括與太平洋島國論壇開展更多合作。諷刺的是,太平洋島國論壇總部就設在斐濟,卻并未被邀請參加布林肯的訪問行程。
布林肯在斐濟宣布,美國將重開在所羅門群島的大使館。美國駐所羅門群島大使館在運作5年后于1993年關閉,自此一直由美駐巴布亞新幾內亞外交官與這個島國保持聯系。BBC評論說,美國試圖遏制中國在這個太平洋最大島國的影響力。一名美官員稱,中國正“積極尋求接觸”所羅門群島的政商領袖,美國有失去與該國“優(yōu)先關系”的危險。
法新社說,在太平洋島國中,美國尤其擔心中國在所羅門群島的存在。2019年,所羅門群島政府與臺灣“斷交”并與中國建交,引發(fā)反華勢力不滿。去年底,該國“親臺”省份激進分子挑動騷亂。之后,應所羅門群島政府請求,中國向該國緊急提供一批警用防暴物資,并派臨時警務顧問組為其警察部隊提供培訓。
“中所建交以來,兩國關系發(fā)展取得豐富成果,給兩國人民帶來了實實在在的好處,符合地區(qū)各國共同利益。”中國駐所羅門群島使館發(fā)言人13日針對美方言論表示,中方秉持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太平洋島國倡導“廣交友、不樹敵”思想。希望其他國家相向而行,摒棄冷戰(zhàn)零和思維,多做有利于島國穩(wěn)定和發(fā)展的實事。
“美國不會再次偉大”
美國挑動對立將給地區(qū)國家?guī)硎裁??《紐約時報》說,太平洋島國分布在夏威夷、亞洲和澳大利亞之間的廣闊地區(qū),它們珍視自己的主權,希望被視為獨立的行動者。 然而,就像許多其他小國一樣,它們正越來越多地被卷入日益加劇的地緣政治競爭。俄羅斯塔斯社援引俄高等經濟大學專家德米特里·蘇斯洛夫的話說,由于太平洋地區(qū)國家與中國關系密切,美國的計劃不會成功。
而拜登政府的“美國印太戰(zhàn)略”同樣不被看好。呂祥對《環(huán)球時報》記者說,美國目前的國力不足以支撐起這一戰(zhàn)略。此外,拜登政府還面臨兩大障礙:一是歐洲的局勢短期內很難穩(wěn)定下來,美國必須搞定歐洲才能繼續(xù)推進印太戰(zhàn)略;二是拜登政府的支持率目前很低。拜登政府以制造外部危機提高國內支持率的方法已經行不通。這一戰(zhàn)略過于“雄心勃勃”。
“美國不會再次偉大。”在俄聯邦通訊社看來,特朗普任內的做法和結果已經很說明問題。報道稱,特朗普想讓“美國再次偉大”,卻選擇向中國“宣戰(zhàn)”。如今,世界經濟重心轉移到亞太地區(qū),美國的經濟衰退已無法阻止。臺灣《聯合報》告誡說,千萬不要活在華盛頓政治論述的只言片語之間,許多都是老生常談,雖然展現雄心,卻很可能眼高手低、無能為力,實在難以樂觀看待。
(達喬 李萌 陳欣 柳玉鵬)
(來源:環(huán)球時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