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五十年前的今天,一支由15位美國乒乓球運動員和4名美國記者組成的代表團正在北京游覽。在當時,這可是一條爆炸性新聞。因為,他們是新中國成立后第一批獲準進入中國境內的美國人。
在這些美國人中,有一個人叫科恩。當時他只有19歲,一頭長發(fā),穿著美國最流行的喇叭褲。就是這位一副“嬉皮士”打扮的年輕人,由于不久前一次“上錯車”的經歷,促成了這次極其重要的“乒乓外交”事件......
來源:央視網(wǎng)

五十年前的今天,一支由15位美國乒乓球運動員和4名美國記者組成的代表團正在北京游覽。在當時,這可是一條爆炸性新聞。因為,他們是新中國成立后第一批獲準進入中國境內的美國人。
在這些美國人中,有一個人叫科恩。當時他只有19歲,一頭長發(fā),穿著美國最流行的喇叭褲。就是這位一副“嬉皮士”打扮的年輕人,由于不久前一次“上錯車”的經歷,促成了這次極其重要的“乒乓外交”事件......
來源:央視網(wǎng)
4月10日,中國乒乓球協(xié)會副主席、奧運冠軍王勵勤(左一)在友誼賽后進行乒乓球技術的展示。 當日是中美乒乓外交50周年的紀念日,上海紀念中美乒乓外交50周年系列活動在國際乒乓球聯(lián)合會博物館和中國乒乓球博物館舉行。 新華社記者 王翔 攝 4月10日,國際乒...
(東西問)著作者說:中美“乒乓外交”50年,能從歷史印跡中發(fā)現(xiàn)什么? 中新社北京4月10日電 題:著作者說:中美“乒乓外交”50年,能從歷史印跡中發(fā)現(xiàn)什么? 作者 錢江(人民日報海外版原副總編輯) 中美“乒乓外交”50周年,這在世界歷史上是很值得紀念和研究的外交大事。在那個時候,我作為一個乒乓球愛好者充滿好奇之心,付之以極大關注。 想不到十余...
那已經是半個世紀前的往事了。但當鄭敏之重新展開那些被珍藏的老照片,時光仿佛從未走遠。 1971年4月10日,美國乒乓球隊歷史性地訪問中國,成為新中國成立后首次獲邀來華訪問的美國人。次年,27歲的鄭敏之隨中國乒乓球隊訪美,為這段享譽內外的“乒乓外交”再添新彩。 彈出...
1971年在日本舉行的世界乒乓球錦標賽期間,美國乒乓球運動員科恩誤上了中國隊大巴車,中國運動員莊則棟上前主動搭話,并贈送一塊繪有黃山風景的中國織錦留作紀念,次日科恩回贈一件印有“LET IT BE”字樣、寓意呼喚和平的T恤。 兩國運動員在比賽期間的友好互動受到廣泛關注。比賽臨近尾聲時,中方邀請美方乒乓球代表隊訪華。以體育交往為契機,中美逐步推動關系破...
崔天凱大使在上海紀念中美乒乓外交50周年系列活動開幕式上的視頻致辭 尊敬的沙海林會長、姜江副會長, 尊敬的何樂進總領事, 女士們、先生們、朋友們: 值此上海市舉辦中美乒乓外交50周年紀念活動之際,我謹致以熱烈祝賀。 50年前的乒乓外交,在中美關系史上具有特殊意義。它創(chuàng)造性地為隔絕數(shù)十年的兩國人民開辟了獨特的交往方式,向兩國和世界發(fā)出了中美改善關系的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