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研人員對蠶蛹進行注射(日本經濟新聞)
當前,新冠肺炎疫情仍在世界范圍內擴散蔓延,各國紛紛加快推進藥物和疫苗研發(fā)。日本九州大學就在研發(fā)一種“可以吃的疫苗”,通過向蠶蛹體內注射遺傳物質,以生成一種特殊的蛋白質,人們食用蠶蛹可以獲得免疫力。
據(jù)《日本經濟新聞》4日報道,5月份開始,九州大學教授日下部宜宏教授的研究團隊開始著手這一研究,他們先是將新冠病毒刺突蛋白的遺傳物質組合到另一種病毒中,再將病毒注射到蠶蛹體內。該團隊宣稱,病毒被蠶蛹體內的脂肪細胞吸收后,只需四天左右的時間就能生成刺突蛋白。通過直接食用蠶蛹,人們可以一定程度上獲得對于新冠病毒的免疫能力。該團隊還在研發(fā)通過蠶生成蛋白質,然后通過精煉制作成針劑。
報道稱,相比于使用弱化后病毒制成的疫苗,日下部團隊的疫苗被認為安全性較高。目前該團隊已經開始動物實驗,正在確認給小白鼠注射蠶生成的蛋白質后,其能否生成抗體,以阻止病毒的入侵。動物實驗計劃于2021年年初結束,此后將進入人體臨床試驗。
日下部表示,雖然有人對于食用蠶蛹有所抵觸,但炒過的蠶蛹口感還是不錯的,即使實在接受不了,也可以吃用蠶蛹粉末制成的膠囊。他還表示,相比于注射針劑,直接食用的效率更高。(海外網 王西洛)
來源:海外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