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huán)球時報駐英國特約記者 孫微 環(huán)球時報記者 鄭璇 任重】在保守黨黨魁爭奪戰(zhàn)中獲得66.4%支持率的英國前外交大臣鮑里斯·約翰遜昨日正式就任英國首相。他在唐寧街10號前發(fā)表講話,再次強調要在10月31日之前帶領英國脫歐,“沒有如果,沒有但是”。24日,英國主流報刊頭版位置都被約翰遜占據(jù),有關他各種戲劇性瞬間的照片鋪天蓋地。只是,各大媒體對于這位新首相的態(tài)度迥異。英國《太陽報》盛贊他是“一股令人歡欣鼓舞的強勁氣流”,《每日鏡報》則稱他謊話連篇、無能、懶散。盡管約翰遜昨天發(fā)表講話時信誓旦旦,但導致其前任特雷莎·梅下臺的情況沒有改變。除了要彌合黨內以及各政黨之間的巨大分歧、帶領英國脫歐,約翰遜還須處理與伊朗的油輪危機等外交問題。英國前國家安全顧問里基茨對媒體表示,一個新首相要處理如此多性質各異的迫在眉睫的問題,這種情況“史無前例”。
諸多外交問題也考驗著約翰遜。BBC稱,英國需要修補與歐洲大陸的關系。約翰遜曾將歐盟比作納粹德國,很多歐洲人十分討厭他。另外需要改善的還有與美國的關系,此前,兩國因時任英國駐美大使達羅克在外交密電中貶損特朗普鬧得不可開交。
約翰遜于23日確定勝選后,特朗普對他大加贊賞:“他很強硬,也很聰明。人們將他稱為英國的特朗普。那里的人喜歡我。”
特朗普與約翰遜的相似之處經(jīng)常為國際媒體津津樂道。不過,外界并不看好他們能順利將“親密”的關系維持下去。“正在瓦解的同盟。”《紐約時報》24日刊文說,喜歡高談闊論的兩人似乎都正尋求砸碎長達數(shù)十年的將西方國家綁在一起的機制。特朗普不避諱談論退出北約,約翰遜正推進脫歐。另外,兩人在達成英美貿(mào)易協(xié)定上的政策目標是一致的。但分析人士認為,他們相似的發(fā)型或許能“興起一股潮流,但僅憑這一點無法恢復英美‘特殊關系’”。當特朗普退出伊核協(xié)議時,英國與德國、法國一起為保留該協(xié)議而努力;當特朗普攻擊北約時,倫敦致力于打消盟友疑慮。美國《華盛頓郵報》認為,兩人或許能成為“密友”,但兩國的分歧無法消除。
一些歐洲官員和觀察人士表示,約翰遜比特朗普更像傳統(tǒng)政客,畢竟他是英國建制派的“產(chǎn)物”——先后就讀于伊頓公學和牛津大學,并曾擔任議員、倫敦市長和外交大臣。盡管他時常語出驚人,但其表態(tài)并未完全脫離英國的既定政策,也不像特朗普那樣經(jīng)常對精英圈子出言不遜。
對華態(tài)度也是潛在分歧之一?!都~約時報》說,當美國要求其盟友禁止使用華為5G設備時,英國猶豫不決。約翰遜和其他英國官員都擔心破壞倫敦與世界第二大經(jīng)濟體的關系,對待中國問題表現(xiàn)得比較克制。約翰遜也并未像某些白宮幕僚那樣用“意識形態(tài)沖突言論”談中國。不過中英關系目前也存在消極因素,英國官員近日對香港事務的表態(tài)引發(fā)中國不滿。
中國外交部發(fā)言人華春瑩24日對約翰遜出任英國首相表示祝賀。她強調中方重視中英關系,希望兩國共同推動雙邊關系持續(xù)穩(wěn)定健康發(fā)展。
在一系列等待約翰遜處理的外交事務中,伊朗被認為是“最迫切的難題”。分析人士對《紐約時報》說,油輪危機是約翰遜上任第一周要經(jīng)歷的“火的洗禮”。據(jù)法新社24日報道,當天不少伊朗媒體報道約翰遜當選英國首相后都強調他是“英國特朗普”,有保守媒體甚至暗示他是特朗普的“仆人”。伊朗外長扎里夫23日祝賀約翰遜勝選時強調,德黑蘭將繼續(xù)“捍衛(wèi)”海灣地區(qū)水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