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不忘戰(zhàn),忘戰(zhàn)必危
豐碑永駐,薪火長傳
今天是9月18日
是國恥日
也是中華民族的覺醒之日

資料圖:來自社會各界的上千名人士在沈陽隆重集會,舉行撞鐘鳴警儀式。中新社記者 禹瑞齋 攝
90年前
1931年9月18日夜
來自北大營方向的爆炸聲
驚醒了還在睡夢里的人們
日本關東軍悍然炸毀南滿鐵路鐵軌
炮轟北大營、攻占沈陽城
震驚中外的“九一八”事變就此爆發(fā)
這是改變近代中國歷史
乃至世界歷史進程的大事件

資料圖:1931年9月19日凌晨,日軍炮轟東北軍駐地北大營3小時后,有準備的日軍步兵沖進北大營。圖片來源:中國軍網
侵略者的鐵蹄跨入家門
4個月
東北128萬平方公里全境淪陷
3000多萬百姓淪為亡國奴
多少人流離失所
多少人妻離子散
“我的家在東北松花江上
那里有我的同胞
還有那衰老的爹娘
……
九一八,九一八,從那個悲慘的時候
脫離了我的家鄉(xiāng),拋棄了那無盡的寶藏
流浪,流浪”
一曲《松花江上》
唱不盡東北民眾
痛失家鄉(xiāng)、慘遭奴役的悲憤

資料圖。張浪 攝
14年抗戰(zhàn)
一寸山河一寸血
中華兒女以錚錚鐵骨、血肉之軀
前仆后繼、共赴國難
14年間
從松花江畔到盧溝橋旁
從東北淪陷到全面侵華
無數中華兒女
以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愛國情懷
以視死如歸、寧死不屈的民族氣節(jié)
以不畏強暴、血戰(zhàn)到底的英雄氣概
以百折不撓、堅忍不拔的必勝信念
譜寫下驚天地、泣鬼神的抗戰(zhàn)史詩
楊靖宇、趙一曼、佟麟閣、張自忠……
無數英雄的中華兒女
他們也曾為人父母、子女、愛人
但國之不國,何以為家?
為了救亡圖存
他們毅然壯士出征,力戰(zhàn)沙場

資料圖:各界人士參觀東北淪陷史陳列館,向抗日英雄譜獻花,還有民眾現場折紙鶴,寄語和平。中新社發(fā) 張瑤 攝
14年
當中華民族到了最危險的時候
英雄的中國人民
沒有被困難打倒!
更不會在屈辱面前低頭!
1945年8月,日本戰(zhàn)敗投降
這是自1840年鴉片戰(zhàn)爭以來
中國抗擊外敵入侵的第一次完全勝利

資料圖:重慶大轟炸遺址前懸掛紀念“9.18”勿忘歷史、振興中華標語。圖為大轟炸遇難者的親人默哀。陳超 攝
歷史是最好的教科書
也是最好的清醒劑
今天
當沈陽再度拉響刺耳的防空警報
那是在警示后人
90年前的國恥,不能忘、不敢忘!

資料圖:江蘇揚州百名大學生在學校體育場擺出了“918”、“勿忘國恥”等字形,以此方式呼吁民眾銘記歷史,勿忘國恥。孟德龍 攝
“九一八”
一塊中國人心底無法愈合的傷疤
一段億萬華夏兒女無法忘卻的紀念
國之興亡、匹夫有責
居安思危,警鐘長鳴
勿忘國殤
就要不畏艱險、凝聚奮斗精神
吾輩自強
就要同心協力,砥礪民族復興!
【來源:中國新聞網微信公眾號 作者:彭寧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