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石家莊7月16日電 (李洋 張新軍)16日,“80后”張俊校在河北醫(yī)科大學第二醫(yī)院進行捐獻造血干細胞采集,挽救北京某醫(yī)院一名血液病患者。

圖為張俊校捐獻182毫升“生命種子”。 宋麗娟 攝
34歲的張俊校在2007年一次造血干細胞志愿者招募活動中,成為一名造血干細胞捐獻志愿者。時隔11年,2018年5月當她接到紅十字會初篩配型成功的電話時,當即答應愿意捐獻造血干細胞。張俊校目前是河北曲周縣第一位女性造血干細胞捐獻者,也是邯鄲市第99例造血干細胞捐獻者。

圖為張俊校捐獻造血干細胞?!∷嘻惥?攝
張俊校說,愛是世界上最美好的事,愛把兩個不相識的人,緊緊地連在一起,所以她應該這樣去做,讓愛傳遞,傳遞生命新希望。

圖為張俊校捐獻造血干細胞獲榮譽證書?!∷嘻惥?攝
在交談中,記者了解到,張俊校接到配型成功的電話時正和丈夫在長途運輸的半途中。為配合妻子捐獻,丈夫直接改變了運輸的線路,提前將妻子送回家中。為此,夫妻二人不僅需要承擔運輸中的高額損失,還需要高薪聘請司機來完成后面的工作。
當記者提及此事時,張俊校夫妻二人都表示,“這不算什么,能救人一次,也算我們的榮幸”。

圖為張俊校捐獻造血干細胞獲眾人點贊?!∷嘻惥?攝
當日,張俊校在丈夫和女兒的陪伴下來到醫(yī)院捐獻造血干細胞,成為中華骨髓庫第7473例,河北省第362例捐獻者,共采集182毫升造血干細胞懸液。(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