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市公安局天安門地區(qū)分局故宮派出所,就位于占地面積為72萬平方米的故宮建筑群東北角一個不大起眼的小院里。早上七點多,故宮博物院還未開門迎客,但在這個“深宮小院”里執(zhí)勤的民警們早已收拾停當,準備走上崗位,開始新一天的工作。
閉不上嘴 邁不開腿
十一黃金周,是故宮人流量最大的時段之一,即使是在故宮推出限流措施后,每天仍要接待8萬名游客。
端門到午門之間的甬道長200多米,寬70多米,這里是民警清理整治旅游違法行為的重要地點。黃牛、黑導游、游商都樂于在這里尋找“商機”,而這里也正是故宮派出所民警打擊違法犯罪行為的重點。“十一”前,故宮派出所組織了專項打擊游商的行動,今天的甬道上已經(jīng)看不到無照游商。
每天工作在故宮的紅墻之中,故宮派出所的每個民警都對故宮里的所有景點了如指掌。當然,這也是出于工作需要,一旦穿上警服走上執(zhí)勤崗位,游客不管大事小情都愿意求助于民警,而除了真正的警情外,游客求助最多的還是問路。
“要是咱們現(xiàn)在站在端門甬道,我穿著制服,您根本就沒法跟我聊天。”故宮派出所政委劉磊說,平均每分鐘,執(zhí)勤民警都會接到四五件游客的提問,經(jīng)常是一個問題還沒回答完,身邊其他求助的游客就已經(jīng)排起了隊。
其實,故宮本身設(shè)有游客服務(wù)中心,但由于位置不夠醒目,故宮工作人員又沒有統(tǒng)一的制服,于是,停在廣場上的警車就成了游客第一時間尋找的對象。
不光是“閉不上嘴”,端門午門之間甬道的巨大人流量,還常常讓執(zhí)勤民警“邁不開腿”。早上不到八點,故宮剛剛開門,記者穿行在人群中就感到了吃力,如果在客流高峰時段,民警需要逆著高峰巡邏時,可以說是“舉步維艱”。
火眼金睛 萬里挑一
除了清理擾序人員、維持秩序外,故宮派出所的另一項工作重點便是反扒。
昨天清晨6點10分,天安門廣場正在舉行升旗儀式時,便衣反扒民警就在天安門廣場抓獲了國慶黃金周期間北京地區(qū)的首個盜竊犯罪嫌疑人。而在故宮內(nèi),昨日也抓獲了一名女性盜竊嫌疑人。
劉磊表示,由于故宮客流密集,侵財案件易發(fā)。而故宮派出所的民警常年在故宮內(nèi)巡邏,常在這里從事盜竊活動的人員都對他們的面孔、身形十分熟悉,“恨不得看背影都能認出我們來”。為了加強打擊力度,故宮派出所聯(lián)合故宮保衛(wèi)科,通過故宮安保人員的幫助開展抓捕,效果顯著。
牛警官從警已經(jīng)10年了,其中8年的時間都在故宮派出所。反扒出身的他,在人群中看起來很不起眼。
“我們就得打扮得進了人堆里就找不見,太帥的,個兒太高的,都不合適。”牛警官一邊說著一邊四處打量人群,記者也學著他進行觀察,卻發(fā)現(xiàn)除了人頭和高舉的自拍桿之外,看不到其他的情況。牛警官說,這就是反扒民警的功夫,眼睛要能聚光,能對焦。每天8萬名游客,都要經(jīng)過反扒民警的眼睛,“我們干的就是萬里挑一的活兒。”
故宮的各大殿門口,人流格外集中,游客到這里都紛紛舉起手機,想要拍到大殿內(nèi)部的樣子。游客全部注意力都放在手機上時,竊賊就有了可乘之機。
為了預(yù)防侵財案件的發(fā)生,在故宮各殿門口,都有民警值守并提醒游客注意財物安全。在記者采訪途中,多位游客都被民警提醒要將包放在自己的視線之內(nèi),提高警惕意識,但總是有防范意識薄弱的游客成為竊賊的目標。
牛警官就曾碰到過這樣一個受害人,他把錢放在褲子的后兜,小偷很快得手,隨后被民警抓獲。民警想將這位大哥從人群里叫出來,他卻還沉浸在游覽中,連被民警拍到后背都沒有反應(yīng),“非得扒著肩膀使勁搖晃,他才算是回過神來。”
民警值守 嚇退蟊賊
正聊著天,話音未落,牛警官突然三步并作兩步,快步走上了保和殿前的臺階。記者不明就里地跟了上去,沒一會兒,牛警官又從人群中擠了出來,隨后他掏出了錄像設(shè)備,鎖定了茫茫人群里的一個人。
“剛才說著話,我突然感覺不對,上去果然發(fā)現(xiàn)了一個可疑人物。”牛警官遠遠地指給記者看,“你盯住那個人,觀察一下。”
盯著看了幾分鐘,記者果然發(fā)現(xiàn)這個“游客”有些異常,他穿梭在各旅行團之間,注意力卻不在導游的講解上,而是四處打量著。在認為環(huán)境安全后,他到了殿門口,擠進了人群。牛警官緊接著跟上,但嫌疑人似乎發(fā)現(xiàn)了異常,他并沒有下手盜竊,而是立刻轉(zhuǎn)身離開。
“這個人反偵查意識很強,很有經(jīng)驗。”牛警官評價道。他將嫌疑人的照片發(fā)給了相關(guān)安保人員,請他們協(xié)助關(guān)注。“打擊犯罪其實只是手段之一,我們在這兒巡邏,對嫌疑人也起到震懾作用,爭取‘零發(fā)案’。”
從早晨上崗,牛警官要在這片核心區(qū)域值守一天,等故宮閉館后,一天的工作才算告一段落。牛警官說,一旦上勤,靠的就是一個責任感,“不能讓人玩得堵心啊,得讓人平平安安來,平平安安去。”
本報記者 劉蘇雅 文并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