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海網(微博)6月19日訊 據(jù)ETtoday東森新聞云報道,桃園龍?zhí)?014年4月傳出輻射污染,當?shù)鼐用穸喟雽@塊土地的歷史并不知情,但污染的存在卻喚起了不為人知的核武發(fā)展史,此地正是1960年代,由蔣介石“單線領導”所成立的核武研發(fā)中心,臺“國防部中山科學研究院”所在地,如今前核工博士賀立維出版回憶錄《核彈MIT》,再次將神秘的歷史浮上臺面。
賀立維談到,繼1964、1966年大陸陸續(xù)試爆原子彈,令蔣介石感到震撼,決心也要在臺灣發(fā)展核武。1965年在龍?zhí)督⒀邪l(fā)專門機構,也就是“中山科學研究院”(簡稱中科院)籌備處。
在“中科院”成立的前一年,1968年主導啟動在清華大學設置實驗用核子反應爐,培養(yǎng)核工人才的“新竹計劃”,并在1972年,進行代號為“桃園計劃”的重水式核子反應爐“臨界運轉啟動”,靠著運轉讓燃料中的鈾238吸收中子,產生鈽239,搜集原子彈所需的原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