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臺媒報道,臺灣年底“九合一”選舉,傳出民眾黨主席柯文哲向中間偏綠選民招手,盼吸納不滿民進黨“執(zhí)政”及防疫表現(xiàn)的選民。對于柯文哲為了選舉改變策略,是否將沖擊民進黨選情?民進黨內人士自認為,2018年“九合一”選舉是民進黨的谷底,這次選舉不論縣市議員及縣市長,成長空間很大,無論是民眾的感覺或大環(huán)境,都對民進黨有利,等疫情緩和時,民進黨就會變得更好。
民進黨目前剩下尚未提名的縣市長選區(qū),只剩征召區(qū),黨內人士看好,這波疫情6月下旬應該就會趨于穩(wěn)定后下降,因此6月下旬再由身兼黨主席的臺灣地區(qū)領導人蔡英文召集“選對會”,都還來得及討論。派系要角評估,接下來這一波提名,應該會落在新竹市、彰化縣等地。
對于臺北市長人選,民進黨目前浮上臺面的就是前交通部門負責人林佳龍與衛(wèi)福部門負責人陳時中,但隨著初選征召程序過渡期間,黨內競爭引爆的耳語,確實也動搖黨內團結。有黨內人士自嘲說,臺北市長變成一個是“一人卡‘三都’”的林佳龍,對上“全黨等一人”的陳時中。
林佳龍前天已開始陸續(xù)提出臺北市政策白皮書,但陳時中似乎還“坐困愁城”,對于“英系”不斷釋放,“陳時中是防疫象征,不選臺北市長會是大傷,不選就是證明防疫失敗”,并指臺北市長人選7到8月都還可以提名。不難看出,“英系”力拱陳時中“鐵的決心”。
黨內人士分析,參選機率頗高的臺北市副市長黃珊珊表現(xiàn)好,確實對民進黨有利,預估黃應該有2成支持者,黃拉越高,民進黨當選機率越大。
對于年底這一局,民進黨內人士自認為,2018是民進黨較弱的時候,無論如何,這次都會比上次好,即便現(xiàn)在疫情那么嚴重,但民眾對民進黨當局大多還是肯定,若疫情穩(wěn)定,民進黨就可以回到高峰。
不過,日前行政部門負責人蘇貞昌視察高雄兒童接種站大喊“打贏防疫的選戰(zhàn)”,雖然停頓后秒改口修正為“作戰(zhàn)”,但暴露了他真實的想法,把選舉看得比防疫重要。臺灣民眾很早就質疑,民進黨當局到底是全力防疫還是拼選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