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雅虎奇摩新聞網(wǎng)2月16日發(fā)表題為《柯文哲不要藍白合》的文章,作者余睿明,全文摘編如下:
最近,突然很多人公開討論“藍白合不合”的議題。而由“柯粉”變“柯黑”,且曾任臺北市政府發(fā)言人、現(xiàn)任民進黨副秘書長的林鶴明,一席“藍白合是假議題,藍營早被柯文哲滲透了”的話頗受關(guān)注。
表面上,這句話充滿濃濃的政治意圖,但實際上,卻是一針見血。面對民進黨,國民黨和民眾黨都面臨一個困境,就是靠一己之力很難扳倒民進黨,遂有“藍白合”的倡議。只是在國民黨的思維中,“藍白合”涵蓋“非綠陣營”的集結(jié),以及避免讓民進黨漁翁得利等概念。但大家或許沒有想過,“藍白合”的另一個主角柯文哲,其實壓根不想要“藍白合”!
柯文哲不是傳統(tǒng)政治人物出身,對于選舉的思考模式會側(cè)重自身經(jīng)驗,尤其是2014年跟2018年的兩場臺北市長選舉,對柯文哲影響甚大。在2014年臺北市長選舉中,柯文哲深知,自己是在民進黨暗助下才順利當選;另在2018年臺北市長選舉中,即使面對國民兩黨夾殺、“三腳督”(即“三足鼎立”——本網(wǎng)注)的競爭格局,柯文哲卻能在夾縫中求生,最終以微小差距勝選。
2024年臺灣地區(qū)領(lǐng)導人選舉,在國民兩黨參選人未出爐前,第一位確定參選的就是柯文哲。面對2024,柯文哲的思維:第一,比照2014年臺北市長選舉,由國民黨暗助扳倒民進黨;第二,在“三腳督”的競爭格局中,盡量囊括淺藍及淺綠選票,爭取機會。
然而,在現(xiàn)實的狀態(tài)下,柯文哲看得很清楚,前者發(fā)生的幾率不高,因為國民黨一定會堅持提出參選人;所以,如何在“三腳督”競爭格局中取勝,始終是柯文哲思維中的關(guān)鍵重點。
換言之,2022年臺北市長選舉,就是柯文哲在2024年“大選”實戰(zhàn)前的一場實驗性選舉。柯文哲要通過這場選舉,看看代理人黃珊珊(親民黨籍,現(xiàn)任臺北市副市長——本網(wǎng)注)在國民兩黨夾殺之下,能夠爭取到多少淺藍跟淺綠的選票,作為2024年的參考。因此臺北市長選舉的輸贏,在柯文哲思維中并不是太重要。
所以,民進黨副秘書長林鶴明點出“藍白合是假議題”這句話,其實正確無誤。而另一句“藍營早被柯文哲滲透了”,則是點出柯文哲在爭取藍營選票的布局?!緛碓矗簠⒖枷⒕W(wǎ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