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民進黨22日的中執(zhí)會,首度開放網(wǎng)絡直播。(陳信翰攝)圖片來源:臺灣《中時電子報》
美國介入2020臺灣地區(qū)領導人“大選”。據(jù)指出,民進黨黨內初選辦法一變再變,是否背離民主程序,引發(fā)美國關切。臺灣資深媒體人楊憲宏昨接受本報訪問證實,美國對初選作業(yè)問得很仔細,包括初選民調是采互比或對比、為何納入柯文哲,以及應否納入手機。對明年可能的藍綠白相爭局面,楊憲宏說,“美國友人”關心的一大重點是“盼望民進黨不要分裂。”
美國在臺協(xié)會(AIT)向來有對臺搜集輿情的政治任務,去年“九合一”,國民黨籍韓國瑜在高雄市取得空前勝利,出乎美國事前分析。AIT記取此教訓,更強化與各政黨的接觸,蔡英文遭賴清德挑戰(zhàn),黨內初選規(guī)則喬不定,引發(fā)美國務院高度關切。
楊憲宏昨證實,確有美方關切此事。他說,這位“美國友人”的身份及層級,不便透露,友人所提出的問題,“都是美國國務院想知道的答案。”
AIT友人每次拜訪楊都是為了“要寫報告”,楊憲宏說,AIT要寫的報告非常多,詢問重點包括民進黨初選到底會如何?為何要用對比式民調,互比式才最沒爭議。
楊說對方說,“民進黨規(guī)定是互比,現(xiàn)在變成對比”;美方友人覺得很奇怪,“因為美國都用互比,不用對比。”美方解釋,互比式民調結果較穩(wěn)定,因為要對比誰,對比幾位?都有不同說法,對比越多人,變量越多,更難以預測結果。
對于蔡陣營主張把柯文哲納入對比民調,美方也質疑,若柯后來不選,最后做出來的民調還算不算數(shù)?如果要做對比,應該對比一位“有一定程度的可信賴性”,輸贏比較好判斷,變量較少。
至于手機民調,對方說,“手機民調不準啊,為何要選擇一個不準的東西?”對方以美國2016年總統(tǒng)大選為例,有很多機構做納入手機,民調顯示民主黨的希拉里會贏,但結果并非如此,證明手機民調準確度并不可靠。
楊憲宏說,AIT友人應該是請教許多民進黨高層,“但沒有得到答案才來問我。”
民進黨主席卓榮泰昨否認AIT曾到黨部談過初選,他也未曾接觸AIT。AIT則表示不評論。據(jù)了解,除了民進黨,AIT也向國民黨高層請教明年“大選”情勢。前新北市長朱立倫不諱言,美方友人曾來拜訪他、聊選情。
美國在臺協(xié)會主席(AIT)莫健去年在“九合一”前訪問臺灣,曾發(fā)表評論,指有“外界勢力”,試圖改變臺灣輿論并散播不實信息。臺灣許多人解讀,這是在為民進黨助選,但是莫健的努力并未改變民進黨大敗的結果。
來源:臺灣《中國時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