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jù)報道,從李登輝1990年開始著手解決二二八,如今已歷任李、陳水扁、馬英九三位領(lǐng)導(dǎo)人,前后25年,何以今年二二八,以受難者家屬身份出席中樞紀念儀式的臺北市長柯文哲,還是痛哭流涕?又為什么國民黨中央黨部還是被噴漆?何以臺南市長賴清德硬要蔣介石銅像全面退出校園?
時間這么久了,事情怎么沒像柯爸爸柯承發(fā)所說,“把它忘掉”。又或如柯媽媽何瑞英所講,“當(dāng)水流”。反而還是怨氣不時四起?
探究原由,二二八事件造成的歷史傷痛影響好幾代,即使二二八元兇早已不在人間,民主化后三位領(lǐng)導(dǎo)人,都為二二八道歉,或為受難者回復(fù)名譽并賠償,但受難者家屬被撕裂的傷口,不是追思儀式就愈合,后代家屬更不愿忘記那椎心之痛。
二二八究竟是誰下令槍決,及許多人被秘密暗殺后,連遺體在哪里都不知道。以時間已久,大家就“算了吧”處理“違反人類道德的罪”,就整體人類歷史經(jīng)驗而言,是不容易的。
因為,受難者或家屬不明所以,就會像柯文哲和他父親那樣,知道更多后,看到一次痛一次;過去不清楚事實的人,在未來明白以后,將埋下對政府的不信任,如此嫌隙若不直接面對、冷靜討論,不去聽、不去看所累積的,將是不知何時會再爆發(fā)的仇恨炸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