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海網(wǎng)(微博)7月13日訊(海峽導報特派記者 劉強)從2003年至今,“搶灘料羅灣”活動,不知不覺間就走到了第12屆。
金門縣海上救難隊隊長王俊諺昨日佇立海邊,瞭望著海面上此起彼伏的各色泳帽,12年如一日,守護著活動參與者的安全與健康。
而很多人并不知道,這個皮膚黝黑、身材精壯的金門漢子,不僅是有著20多年經(jīng)驗的海上救生專家,也是“搶灘料羅灣”與“廈金橫渡”這兩項海上長泳活動的發(fā)起人與推動者。
搶灘料羅灣,特殊地點有特殊意義
料羅灣,是金門島東南部的一個海灣,背向大陸、面向臺灣海峽,被稱為金門之“門”。如今的料羅灣,已經(jīng)成為金門一處海濱公園。
王俊諺告訴導報記者,不少參與“搶灘料羅灣”活動的臺灣人,都在金門服役過。經(jīng)歷過兩岸對峙時期的他們,和很多上了年紀的金門人一樣,對于料羅灣都有著特殊的記憶。
在“八二三炮戰(zhàn)”尤其是“料羅灣海戰(zhàn)”最緊張的時期,料羅灣是金門最重要的運補港口,臺當局平均每天必須在這里卸下500噸以上的物資,才能勉強維持金門10萬大軍和5萬島民之需。王俊諺說,在嚴格的宵禁、隨時可能飛來的炮彈下?lián)屵\物資,是“搶灘料羅灣”給金門人最早的印象。
隨著廈金“小三通”試航,兩岸和平從廈金之間初露曙光,時任金門海浪救生協(xié)會總干事的王俊諺,動起了籌劃“搶灘料羅灣”活動的念頭。“當時想法很簡單,如果在這個有特殊歷史記憶的地方,舉辦具有和平特色的活動,一定很有意義?!钡谝粚谩皳尀┝狭_灣”活動于2003年正式啟動,廈門也從2004年開始每年派選手參與。
廈金橫渡,緣起香港的“兩門”盛事時至今日,“搶灘料羅灣”已舉辦12屆,“廈金橫渡”則進入第六個年頭?!昂芏嗳瞬恢赖氖牵瑒?chuàng)辦在前的搶灘料羅灣,其實是廈金橫渡的臨時替代活動。”王俊諺說,這其中有著不少有趣的故事。
1999年元旦,王俊諺在香港參加國際海浪救生課程,在班上聽到閩南腔,就好奇地問:“你哪里的?”由此他認識了時任廈門市體校校長的許建成。后者提議舉辦廈門、金門海上冬泳活動,王俊諺立即拍手支持。兩人結(jié)訓后立即回去著手策劃,不久后的春節(jié)期間,王俊諺帶著金門冬泳會參加了在廈門舉行的第一屆“迎新春,盼統(tǒng)一”海上冬泳活動?!爱敃r也沒什么合法手續(xù),大陸說只要有船員證就行”,王俊諺說,憑著一股熱血與善意,兩岸首個海上長泳活動就這么起步了。
隨后,王俊諺和許建成等人開始籌劃更具意義的廈金橫渡活動。從2001年開始,金門和臺灣成人游泳協(xié)會與大陸主管部門商洽此事,并獲大陸積極支持。“但當時阿扁執(zhí)政,對這類兩岸活動并不積極。”王俊諺說,廈金橫渡被擱置,金門縣無奈之下,于2003年推出較易操作的“搶灘料羅灣”活動,作為過渡性活動。
2008年馬英九上臺后,對廈金橫渡活動明顯積極了很多。陸委會在2009年上半年正式復函同意金門縣政府舉辦,臺陸軍金門排雷大隊也為此調(diào)整排雷作業(yè)優(yōu)先順序,保證“搶灘料羅灣”和“廈金橫渡”的安全。
聊起這些,王俊諺至今仍難掩激動,“對我們來說,這些不僅僅是體育活動,更代表著兩岸同胞對永久和平的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