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海網1月3日訊 據(jù)香港大公報報道,十二月二十二日至二十四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國政協(xié)主席賈慶林在福建廈門、泉州等地視察、調研。從賈慶林在閩幾天的講話中,記者感受到一些新的信號。二○○七年,福建將在閩臺文化交流合作中大膽先行先試,有所作為。
此次,賈慶林來閩出席廈門特區(qū)二十五周年慶典,并在廈門、泉州等地調研,先后視察了廈門港、國際旅游客運碼頭、五通??章?lián)運碼頭、翔安海底隧道、廈門軟件園、廈門金龍聯(lián)合汽車工業(yè)有限公司、廈門大學、廈門電視臺、廈門小白鷺藝術團、中國閩臺緣博物館、泉州鯉城區(qū)的社區(qū)群眾高甲戲表演、安踏(中國)有限公司、石獅服裝城等。其中,這么多文化藝術項目被列入賈慶林此行調研、視察范圍,似乎用意深遠。
賈慶林注重文化調研
在中國閩臺緣博物館、廈門電視臺和廈門小白鷺民間舞團,賈慶林勉勵所有文化工作者努力做好閩臺文化的研究、交流和服務工作。他說,福建在加強兩岸人員往來和經濟文化交流合作中地位獨特,優(yōu)勢突出。要大力弘揚閩南文化,傳播華夏文明,使兩岸同胞感情更融洽、合作更深化,共同維護臺海和平穩(wěn)定,推進祖國統(tǒng)一大業(yè)。
勉提升民間交流層次
賈慶林在結束對廈門視察與調研時,對廈門成功扮演兩岸交流合作試驗區(qū)的角色頗為贊賞,并寄予廈門三點勉勵:
一是繼續(xù)落實中央關于對臺經貿工作方針政策,密切閩臺經貿聯(lián)系,加強閩臺產業(yè)對接,推動兩岸經濟技術的交流合作向更大范圍、更寬領域、更高水平發(fā)展。
二是發(fā)揮閩南文化的優(yōu)勢,大力促進閩臺文化交流,提升民間文化交流活動的層次,弘揚中華文化的優(yōu)秀傳統(tǒng),進一步增強臺灣同胞對祖國大陸的認同感和向心力。
三是鞏固和發(fā)展“兩門”直接往來的成果,推動閩臺空中直航,促進兩岸全面、直接、雙向“三通”,為兩岸人員往來、經濟文化的交流合作提供更加通暢便捷的通道。
料推文化交流新舉措
有專家分析,作為中央高層負責對臺工作的領導,賈慶林此次赴閩視察、調研了一系列教育、文化單位,又多次叮囑閩省要大力促進閩臺文化交流,提升民間文化交流活動的層次,要抓住建設海峽西岸的有利時機,充分利用有利條件,用活用好國家有關部門在對臺工作方面賦予的特殊政策,先試先行、務求實效,努力在推進兩岸關系發(fā)展中發(fā)揮橋梁紐帶作用。這說明中央高層清楚地意識到,文化交流是增強臺灣同胞對祖國和中華文化、中華民族傳統(tǒng)認同感的最佳途徑之一,而這是兩岸統(tǒng)一不可或缺思想基礎。由此似乎可以判斷:二○○七年,祖國大陸將會推出一系列鼓勵、促進兩岸文化交流的新政策,加快兩岸的交流、合作與認同、融合。
專家分析還認為,閩臺之間有地緣、血緣、文緣、商緣、法緣等相連,臺灣百姓多講閩南話,民間信仰也一模一樣,由民間信仰衍生出的文藝形式與百姓的欣賞習慣也一模一樣。如,閩臺百姓中都信奉媽祖、臨水娘娘陳靖姑、水部尚書陳文龍、閩王王審知,也都愛聽閩劇、南音、梨園戲、評話、尺唱,都愛看高甲戲、薌劇、莆仙戲,這些都是閩臺文化交流的優(yōu)勢所在。因此,未來福建省應在兩岸文化交流上“先試先行”,大膽作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