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女兒好想您!身邊人都說,我越來越像您了……”6月中旬,國防科技大學英烈子女班學員關焯月重讀父親故事,并通過日記向父親表達思念、匯報近況。
關焯月的父親關喜志,生前是原沈陽軍區(qū)某工兵團參謀長。在關焯月的記憶里,父親總是很忙。為數(shù)不多接她放學的情景,她至今記憶猶新。
5歲那年的一天,上完興趣班,關焯月像往常一樣,走到校門口尋找母親的身影。“爸爸!爸爸!”驚喜的是,她一眼就看到了許久不見的父親,小焯月一邊呼喊,一邊張開雙臂飛奔過去,父親笑著把她抱起,眼神里滿是疼愛。小焯月在父親懷里驕傲地和周圍小伙伴說:“這是我爸爸,他是解放軍!”
“真希望爸爸再去接我放學。”然而,關焯月這個再普通不過的心愿,竟成了奢望。
2010年7月,吉林省永吉縣連降數(shù)日暴雨,兩家化工廠的數(shù)千只化工原料桶被沖入松花江內。災情就是命令,關喜志帶領官兵迅速奔赴指定區(qū)域執(zhí)行攔截打撈任務。突遇洪水疾速上漲,為保護戰(zhàn)友和裝備,他不幸犧牲。關喜志犧牲后,中央軍委追授其“模范指揮員”榮譽稱號,吉林省委、省政府追授其“抗洪救災勇士”榮譽稱號。
“那天,家里突然來了很多人,爸爸的照片變成了黑白的,媽媽一直在哭……”關喜志烈士犧牲時,關焯月只有6歲。她還不明白生死的含義,只知道那個答應她下一個生日帶她去游樂園,把她高高舉過頭頂?shù)娜嗽僖膊粫霈F(xiàn)了,小焯月趴在母親懷里哭喊著“我要爸爸”。
10多年來,在家人的呵護和組織的關懷下,關焯月健康成長,也變得更加懂事了。轉眼,當年的小女孩已經(jīng)長大。2021年夏天,關焯月參加高考并取得優(yōu)異成績。
“以你的成績,可以報考許多重點院校。”
“我只想報軍校。”
填報志愿時,關焯月毫不猶豫選擇了軍校。“我是烈士的女兒,踏著父親的足跡前行,穿上軍裝,這是我離父親最近的一種方式,也是我一直想做的事。”
雖然早有心理準備,但軍校高強度學習和訓練還是讓這個瘦弱的女孩子有些吃不消。“我爸能吃的苦,我也能!”想起父親,關焯月就有了動力,體能跟不上,她就晚上自己加練,理論難點沒學透,她就反復學。日復一日,關焯月體能成績、學科成績均大幅提高。
新訓結束,關焯月將自己的軍裝照寄到了父親生前所在的老部隊,關喜志老戰(zhàn)友李壯看著照片里英姿颯爽的關焯月,不由感嘆:“真有關喜志當年的樣子。”
去年寒假,關焯月與母親一同將自己的軍裝與衣柜里父親的軍裝掛在一起。“直到我穿上這身軍裝,才真正理解您的選擇。”那一刻,關焯月仿佛回到父親當年戰(zhàn)斗過的松花江畔。
“爸爸,您放心吧,我會以您為榜樣,成為像您一樣的人,承擔起軍人的責任。”寫完信后,關焯月從日記本里翻出一張和父親的合影,輕輕撫摸,熱淚不由濕潤眼眶……(張明岳 王麒淞)
(來源:中國國防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