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8日16時37分,昆磨高速距普洱1公里處,正在執(zhí)行任務的第75集團軍某特戰(zhàn)旅的一輛指揮車在高速公路上疾馳。突然,駕駛員大喊一聲:“快看!前面出事故了!”
只見發(fā)生事故的面包車側翻在地,引擎蓋碎裂,車門已經嚴重變形,滿地都是玻璃渣,現場濃煙滾滾、情況危急。據了解,車上有一名老人、一名婦女和一名兒童被困。出于軍人的本能反應,帶車首長、該旅副旅長簡要判明情況后迅速作出決定:“立即減速,靠邊停車,救人!”
果斷決策,緊急救援。

事故救援現場。付聰 攝
時間就是生命,早一分鐘救援,被困群眾就能早一分鐘脫離危險。該旅副旅長董勤凡了解情況后,第一時間撥打救援電話,同時立即組織官兵開展現場救援。該旅官兵將受損車門的車窗拆下,一名干部將半個身子探進車子里,一邊安撫傷者情緒,一邊將受傷較重的老人抱了出來。隨后在救護車還未到達之際,運用所學的戰(zhàn)場救護知識,為老人進行快速止血和簡易包扎,并不斷呼喚老人,觀察其精神狀態(tài)。其余官兵迅速對受損車輛進行破拆,合力將剩下的2名被困群眾救出,并暫時安置在路邊。

事故救援現場。付聰 攝
在救援被困群眾的同時,該旅官兵立即協助交警封控事故現場,與周圍群眾合力將側翻的面包車扶正,并將受損車輛移至路邊,避免造成二次事故,主動協助交警進行交通疏導,防止后面車輛過多影響正常的交通秩序。

事故救援現場。付聰 攝
不一會,地方救援力量趕到現場,隨后,該旅官兵順利將傷者移交給地方醫(yī)護人員。
見義勇為,蔚然成風。
看似偶然的救人行為,其實是為人民服務的“本能反應”和融入血脈的責任和擔當,哪里有危難,哪里就有迷彩綠;哪里要幫助,哪里就有子弟兵。(張正舉 黃天昊 付聰)

事故救援現場。付聰 攝

事故救援現場。付聰 攝
(來源:中國軍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