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海網(wǎng)10月17日訊 據(jù)福州新聞網(wǎng)報道 “澳橋側畔旗人街,陸府昔日秘書第。”這是福州的一句地名歌謠,其中提到的就是位于澳橋側畔的秘書巷了。
秘書巷地處鼓樓老城中心,東通溫泉路,西鄰瓊東河,南臨東大路,北倚永安街。全巷呈現(xiàn)出曲尺狀,橫直加起來約400米長。
巷口一座具有宋代建筑風格的牌坊,統(tǒng)領著以木構為主的廂房庭院,相比鄰的逶迤巷身,經(jīng)朝歷代而至今幸躋于福州的十三坊一百七十巷中。
古樂連綿,坊巷悠悠。每一條傳統(tǒng)街巷都有一段歷史故事,秘書巷也不例外。這條巷子在很早以前名叫“善壽坊”,原因是在宋代坊內有一陸氏老太太,年80余歲,尚健康無恙。于是,這里就被州府定名善壽坊。
后來,因宋代陸蘊、陸藻兄弟居住于此,兄弟兩人又都任職過秘書郎官,鄉(xiāng)鄰頗顯榮耀,便以“秘書”冠為巷名,改稱“秘書巷”,沿襲至今。
白墻黛瓦的小巷鬧中取靜,綠樹掩映的連廊透著古韻。漫步在秘書巷,除了粉墻黛瓦、花木扶疏,依然洋溢著墨韻書香。
改造過后的墻不僅換了新貌,還能“開口說話”。秘書巷的墻上設置了簡牘造型的《三字經(jīng)》,還有歷史人文、經(jīng)典名著等專區(qū),用手機一掃二維碼,就能聽到相應的故事。
如今的秘書巷已重修一新,草木蔥蘢,庭院深深。
從巷口放眼望去,沒有了雜亂無章的建筑,有的只是榕樹蔭蔽下的古韻新顏,不僅重拾了歷史文化底蘊,更多了一分隱秘于鬧市中小巷的僻靜清幽。
一首歌謠,一段記憶,一條老巷,一場邂逅。
這一次,我們在秘書巷,期待下一次,繼續(xù)在福州的街頭巷尾中相遇。
【來源:福州新聞網(wǎng) 文字:蔥茗 攝影:林鴻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