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海網(wǎng)8月6日訊(海峽導報記者 何美嬌 通訊員 劉錫穎)近年來,泉州臺商投資區(qū)創(chuàng)新“賽馬”機制,推動“黨建+”鄰里中心建設提速提效,形成比學趕幫超的良好氛圍。截至目前,全區(qū)已建成“黨建+”鄰里中心28個,基層治理實體支撐能力和群眾獲得感顯著提升。
泉州臺商投資區(qū)緊扣“黨建+”鄰里中心建設目標任務,設置黨建引領、養(yǎng)老服務、托幼托教、醫(yī)療健康等9項考評指標,采取實地考評、民意測評等方式,對“黨建+”鄰里中心建設進行跟蹤評價。按照“抓兩頭、帶中間”的思路,對進度較快、成效突出的,列入“駿馬榜”,以獎代補給予建設資金補助;對連續(xù)2期以上進度滯后、成效不理想的,列入“蝸牛榜”,視情約談提醒或通報批評。

白沙“黨建+”鄰里中心體育運動場館。
采取“N+1”定點幫扶模式,推動20個區(qū)級單位、國有企業(yè)與“黨建+”鄰里中心結成“幫扶對子”,實行“每月一走訪、每季一活動、共建一項目”的“三個一”幫扶機制。同步建立“幫扶積分制”評價體系,并賦予鄉(xiāng)鎮(zhèn)對部門“反向考評權”,定期亮榜曬分,作為部門績效考核和干部年度考核的重要依據(jù)。去年以來,幫扶單位累計開展服務進鄰里活動200多場次,領辦實施共建項目25個。

教師志愿者在檀悅“黨建+”鄰里中心開展早教進社區(qū)活動。
此外,泉州臺商投資區(qū)發(fā)揮組織部門牽頭抓總作用,建立鄰里中心項目建設“直通車”會商機制,累計協(xié)調解決跨層級、跨部門、跨領域問題40余個,做到既下達過河任務,又指導幫助解決“船”和“橋”的問題。建立“黃牌”預警機制,對工作推進不力、成效不理想的責任單位,累計發(fā)出提醒函26份。對轉化效果明顯、進位幅度超過35%的,列入“飛馬榜”,給予正向激勵獎勵,有力促進“后進”變“先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