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市生態(tài)環(huán)境局出臺實施方案,明確以污水減量化、資源化利用為導向,全面推進農村生活污水收集處理和黑臭水體治理攻堅,持續(xù)改善農村人居環(huán)境。根據方案,2025年,泉州市計劃實施326個以上村莊的農村生活污水提升治理項目,包括85個村莊生活污水治理設施建設為民辦實事項目,全市農村生活污水治理率目標達到78%。
方案提出,將采取“一村一策”的方式推進農村生活污水治理,并在每個縣(市、區(qū))至少創(chuàng)建一個治理樣板。同時,南安市和永春縣將作為農村生活污水資源化利用試點縣,分別實施10個村莊的資源化利用項目,探索可推廣的治理模式。
在優(yōu)化盤活存量設施方面,各縣(市、區(qū))將每年組織兩次農村污水處理站運行狀態(tài)巡查,建立非正常運行污水站清單,并通過修復提升、轉型再利用或撤并退役等方式,分類分批處置閑置設施,確保污水處理站高效運行。
為強化長效運維管護,泉州市將持續(xù)推行專業(yè)化、標準化運維和智慧化監(jiān)管模式,計劃到年底實現各縣(市、區(qū))污水處理站第三方專業(yè)運維基本覆蓋。同時,完善縣、鎮(zhèn)(鄉(xiāng))、村、農戶、第三方運維單位“五位一體”的運維管理模式,探索建立運維管理單位“紅黑榜”制度,并健全“財政補貼、用者付費”的資金籌措機制,確保運維資金可持續(xù)。
劍指農村黑臭水體治理,各縣(市、區(qū))將開展全面排查,并于今年5月向社會公布黑臭水體清單。通過控源截污、清淤疏浚、生態(tài)修復等措施,實施綜合治理,并將農村水體納入河長制巡查范圍,落實鎮(zhèn)、村級責任人,確保治理成效。計劃到年底,我市高質量完成國家農村黑臭水體治理試點工作和國家級省級清單內農村黑臭水體治理,實現動態(tài)消除較大面積農村黑臭水體的目標。
來源:泉州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