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民出行更安心 鄉(xiāng)間夜景更迷人》追蹤
新增路燈255盞 村里“有路就有光”


工人忙著安裝路燈
臺海網7月13日訊 據泉州晚報報道 過去一入夜,南安市眉山鄉(xiāng)高田村只有昏暗的路燈和山中各家各戶透出的微弱亮光,村民出行存在安全隱患。去年上半年,該村將踐行移風易俗省下的錢,改造、新增250盞路燈,照亮全村主干道。主干道有了路燈,可通往各家各戶的巷道依舊是暗的。近日,記者獲悉,該村村兩委積極踐行“我為群眾辦實事”,新增255盞路燈覆蓋到每個自然村的羊腸小道,且已陸續(xù)亮燈,讓村里“有路就有光”。
“以前走小路,要打手電筒。”近日,記者來到村民葉雙樂家時,剛好遇到工人在他家院子安裝路燈。“屋旁有一條小道,因不用爬坡,老人和小孩基本都走這里。”他說,未裝路燈時,入夜后小道很暗,只能依靠手電筒照明。“村里說要裝路燈,小道那里有個彎道不方便,我就說干脆移到院子里。”
“此次共投入村財20多萬元,在全村巷道安裝太陽能路燈255盞。6月11日動工,7月中旬完工。”村委會主任葉章青介紹,亮燈后,不僅有利于村民安全出行,還能節(jié)約能源,全村所有路燈的電費,一年可省下2萬多元。
加上新增的路燈,該村已有550余盞太陽能路燈,這是一筆不小的投入。“高田村自10多年前便開始在清明節(jié)組織統一祭掃。不少鄉(xiāng)賢在外打拼,清明節(jié)沒空回來,便由鄉(xiāng)賢輪流捐資1000元,再由村委會統一安排鮮花、祭品等,代全村村民到骨灰堂祭掃。統一祭掃為村民解決了后顧之憂,也有利于森林防火。”該村黨總支書記葉煌森介紹,去年上半年,除了清明節(jié)踐行移風易俗,該村的佛生日、春節(jié)期間的游香割火等民俗活動也不辦、簡辦,省下來的錢存入各自然村的“小基金”賬戶。各個自然村籌資,不足部分再由村財補充,共同籌集了約20萬元用于改裝、新增路燈。
今年年初,村里打造網紅景點蒸籠寨,也安裝了50余盞路燈。“一到晚上,550余盞路燈亮起,將呈現不一樣的高田村。”葉煌森說,提升鄉(xiāng)村夜景照明,將促進鄉(xiāng)村旅游經濟的發(fā)展,助推鄉(xiāng)村振興。(記者陳靈 黃耿煌 通訊員石倩雯 文/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