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央視一套《今世緣·等著我》欄目播出《溫暖兩家人》節(jié)目,感動眾多網(wǎng)友。一位母親眼含熱淚與失散20余載的骨肉緊緊相擁,親人久別重逢,除了家人不放棄外,還有人民警察在背后的默默付出。
母子相擁(電視畫面截圖)
1000多公里的路程不遠,那是泉州南安到重慶綦江的距離;從泉州到綦江的“團圓路”,他們整整走了27年……
5歲兒子不幸被拐 夫妻踏上尋子路
時間回溯到1994年,鄧阿姨夫婦帶著僅有5歲的小何來到福建廈門打工。一天,小何獨自外出玩耍時,在一家小賣部門口,被一個陌生人給的一顆糖給拐走了。焦急的鄧阿姨趕忙報了警,但由于當時線索不充分,技術(shù)條件也不成熟,給警方的尋找工作帶來了極大難度,于是夫妻倆踏上了漫漫尋子路……
孩子不見了,家里的天也塌了。自從小何被拐后,鄧阿姨夫婦身心受到重創(chuàng),終日以淚洗面。夫婦倆相繼病倒,不得已回重慶老家治病,幾乎耗盡所有的積蓄。即使再困難,鄧阿姨也從未放棄尋找兒子。在她病情稍微有所好轉(zhuǎn)時,又借錢一路奔波回到小何丟失的地方苦苦尋找,然而仍一無所獲。
多年來,公安機關(guān)從未放棄尋找小何。2021年,在接到重慶市公安局發(fā)過來的疑似被拐人員線索后,南安市公安局第一時間通知當事人小何來采集血樣,并及時錄入全國打拐DNA數(shù)據(jù)庫送檢分析。經(jīng)比對,確認了小何就是鄧阿姨二十多年前失散的兒子。
母子重逢 一聲“媽”讓彼此相擁而泣
然而,當小何得知自己找到親生父母后,心情變得尤為復雜。一方面,對于能有機會見到自己的親生父母,他內(nèi)心又激動又欣喜。另一方面,面對待自己如親生兒子一般的養(yǎng)父母,他擔心自己要去見親生父母,會讓他們傷心。兩難的抉擇,讓小何的認親之路陷入了僵局。
泉州南安市公安局侖蒼派出所副所長康亮得知小何的憂慮后,主動到小何家中,與一家人溝通談心,讓小何直面自己的內(nèi)心,也引導養(yǎng)父母對兒子多一些理解和支持。最終,在康亮多次走訪談心中,小何終于解開心結(jié),也得到了養(yǎng)父母的支持。2021年12月22日,康亮和小何像家人一樣,一起踏上了前往北京的尋親路……
一段闊別27年的親情,再次被緊密地連在一起。節(jié)目現(xiàn)場,當大門打開的那一刻,“兒子!”鄧阿姨叫了一聲。“媽!”小何急忙走過去,母子抱在一起,忍不住都哭了。這是鄧阿姨一家人27年來最幸福的日子,27年的痛苦分離,27年的牽腸掛肚,此刻終于能夠安下心來。正如鄧阿姨所說:“我今晚終于能睡個好覺了!”
來源:東南早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