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泉州公共交通已形成“公交+慢行”交通體系,純電動公交“小藍”、社區(qū)巴士“小白”、公共自行車“小黃人”、微公交“小灰”多彩交通同框。國慶期間,不管是哪種出行方式,背后都有一群人堅守著崗位,方便市民出行。

84c5f8c7-861b
孫德成、陳菊霞夫妻二人國慶期間堅守崗位
泉州網(wǎng)10月4日訊(記者 蘇凱芳 通訊員 柯明鑫 杜英秀 文/圖)如今,泉州公共交通已形成“公交+慢行”交通體系,純電動公交“小藍”、社區(qū)巴士“小白”、公共自行車“小黃人”、微公交“小灰”多彩交通同框。國慶期間,不管是哪種出行方式,背后都有一群人堅守著崗位,方便市民出行。
公交夫妻檔
堅守崗位別樣團聚
孫德成是石獅公交5路駕駛員,其愛人陳菊霞也是同一線路。進入石獅公交工作10年來,夫妻二人的國慶節(jié)幾乎都是在公交車上度過的。
在生活中,孫德成和陳菊霞是相濡以沫的夫妻;在工作中,他們是保障市民出行的公交人;在抗疫一線,他們是并肩作戰(zhàn)的好戰(zhàn)友,兩人互相關(guān)心、互相支持。如果要上早班,他們四五點就要起床,在發(fā)車前半個小時到達車場,做好發(fā)車前的疫情防控工作,全方位對車廂進行消毒,為乘客營造安全舒適、干凈整潔的車廂環(huán)境。
今年國慶假期,孫德成和陳菊霞又沒辦法陪伴家人了,他們在一方窄窄的駕駛室里默默堅守著。在路上偶遇對方,彼此鳴笛相互示意一下是他們之間的暗號,也是最默契的表達方式。陳菊霞說:“其實這也是一種別樣的團聚,因為我們都在相同的崗位上,相互陪伴著,我覺得挺幸福的。雖然工作很辛苦,但作為公交駕駛員,能履職盡責,確保市民和外來游客出行安全便捷,這就是獻給祖國最好的生日禮物和祝福。”
檢修“小黃人”
保證車輛“不掉鏈子”
古城街巷里、公園慢道上、行人道上……隨處可見“小黃人”穿行的身影。為了保證車輛“不掉鏈子”,維修師黃躍水每天都要圍著一輛又一輛的“小黃人”來回檢修,給予市民最佳的騎行體驗。
在市區(qū)一“小黃人”站點,黃躍水先查看了車輛的鏈條,緊接著是剎車線,發(fā)現(xiàn)輪胎氣不足后,他拿出打氣筒打起氣來。國慶假期,隨著市民出行量增多,“小黃人”也迎來使用高峰。為了保證市民安全騎行,黃躍水主動要求駐守一線,每天與同事們早出晚歸,在各個自行車網(wǎng)點間巡查。
入職參與維修“小黃人”不過3年時間,但黃躍水已經(jīng)是個經(jīng)驗豐富的老師傅。入職前,他曾在自行車門店工作了十余年,多年的經(jīng)驗讓他對自行車、電動車組裝及維護了如指掌,甚至練就了一項“聽音辨癥”的技能,只要通過車輛行進及震動的聲音,就能判斷出故障車輛的問題在哪,并且快速有效地針對故障點進行維修。
在忙碌于場站巡查、維修、保養(yǎng)任務(wù)的同時,他也總是不遺余力地去指導(dǎo)新入職的同事,讓其更好更快掌握各級維修技能。在他的指導(dǎo)幫助下,已有十余名員工順利通過維護技能鑒定。
在場站巡查時,黃躍水總能遇到一家三口騎行“小黃人”逛街的幸福場景。“因為工作忙,我沒辦法陪家人一同過節(jié),雖有愧疚,但每次看到市民安全騎行和使用‘小黃人’,我很滿足,不管再苦再累都是值得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