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籍信息]
書名:城管那些事——我在豐臺城管十八年
作者:王毓洪
出版社:人民日報出版社
出版時間:2016年12月
[作者簡介]
王毓洪,研究生學歷,長期工作在執(zhí)法第一線。因工作成績突出,多次立功受獎。工作之余她用筆和鏡頭努力反映北京城管的火熱生活,宣傳黨和政府的城管政策,傳播正能量,先后在中央電視臺、北京電視臺,北京日報等報刊雜志播發(fā)專題片和通訊報道300多篇,受到北京市城管局的通報表彰。
[內(nèi)容簡介]
本書作者是一位普通的城管隊員,每天與形形色色的人打交道,每天要處理各類棘手的問題。十八年的磨礪,讓她對城管工作和社會生活有著刻骨銘心的認知和記憶。她用紀實的筆墨,至真至純的感情,理性的思考,將自己在執(zhí)法中的親歷親為,所見所聞,以講故事的方式娓娓道來。這些故事,有的電閃雷鳴,驚心動魄;有的和風習習,暖意融融;有的情真意切,催人淚下,有的哭笑不得,詼諧有趣;有的無可奈何,令人扼腕;有的憋屈苦悶,欲哭無淚……讀完這些故事,你能觸摸看到城管人的靈魂深處,感受積極向善的人性美;看到能北京日新月異的變遷,也能品味出依法治國的艱難。
[前言]
我在豐臺城管十八年
時間過得真快,一轉(zhuǎn)眼,北京城管成立了18年。作為“開城元老”之一,我這個老城管隊員,也陪著城管走過了九曲十八彎,跌跌撞撞地在創(chuàng)傷中走過了十八年。
記得剛來城管的時候,和所有的年輕人一樣,心氣兒那個高??!我雖然是個普普通通的隊員,始終工作在基層,在執(zhí)法第一線。但新的工作,新的環(huán)境,新的要求,時時激勵我干出新的成績。
城管第一線是矛盾的焦點,時而波瀾起伏,時而火花四濺,讓人始終處于緊張、激烈和躁動之中。我要反映城管情況,宣傳城管工作,讓全社會了解城管、認識城管、支持城管。這種沖動,時時撞擊我的心。我像著魔一樣,白天工作,晚上寫稿,親自拍攝和編輯影像,顧不上吃飯,顧不上睡覺。幾百篇文稿,影視片,在中央電視臺、北京電視臺、北京日報、北京晚報、北京法制報、千龍網(wǎng)等幾十家媒體,陸續(xù)不斷地刊登、播出。為此,北京市城市管理執(zhí)法局,還專門下發(fā)文件,對我進行了通報表彰,并獎勵給我價值近萬元的攝像機。
也許是應了物極必反的古話,打那兒以后,我卻慢慢趨于沉寂,很少動筆,攝像機也慢慢擱置。其中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隨著年齡的增長,長期的體力透支,使我的身體大不如以前,經(jīng)常感到力不從心,玩兒命地日夜加班越來越困難。
第二,我發(fā)覺我的聲音太微弱了,淹沒在社會對城管的誤解、謾罵、仇視,甚至憤恨之中。謗議騰沸,蕩及遐荒的社會局面,不是我這個城管監(jiān)察員所能逆轉(zhuǎn)的。
城市管理是世界性的難題,要做好城管工作,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北京城管是一只嶄新的隊伍,從事一項嶄新的工作,從城管理念、城管法規(guī)政策到城管方法手段,都是需要在長期的執(zhí)法工作實踐中不斷總結(jié),不斷摸索改進,不斷完善和提高的。這本來是很正常的事兒,也是可以理解的事兒。
但,好事兒不出門,壞事兒傳千里。正常執(zhí)法常常被人誤解、扭曲,更不用說工作中的缺點,經(jīng)常是被無情放大。城管在社會上的名聲越來越壞,在某些人看來,城管等同于土匪、混蛋。即所謂:“過去的土匪在深山,后來的土匪在公安,現(xiàn)在的土匪在城管。”有了這樣的名聲,我反映的東西再真實,也沒人愿意看、愿意信。再寫下去,有什么用呢!
第三,所謂樹大招風。北京市城管局對我的表彰,固然給了動力,但也讓有些人不爽,是嫉妒,是羨慕,是不滿,還是嘲笑,我不知道。我只感到工作起來阻力大了,羈絆多了,常常讓人不快。
我不想當魯迅,我也當不了魯迅,我白天黑夜拼死拼活地干,不就是想宣傳城管嗎?既然不領情,我就不必找氣受了。
幾年過去了,窩里窩外的糟心事兒時有發(fā)生,但我都能理性地消弭,我堅信:善惡終有報,我用開明的思想,去自然地感應天地之間的和諧,任何事物發(fā)展終究會走向應有的結(jié)局。
我過著上班干活、下班回家睡覺的平靜生活,倒也安逸。
但是,有一天,一個電話像一塊巨石投進了平靜的湖面,在我的心底,掀起了巨大的波瀾。讓我身不由己,心不由己地又想拿起筆來,一邊哭,一邊訴地寫出了這些故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