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國鵬
近年來,“母嬰室”在各地逐漸成為城市文明的“標配”。目前廈門已建成532個母嬰室,基本實現(xiàn)公共場所母嬰室全覆蓋;15個多性別使用母嬰室已投入使用,解決家庭其他成員護理嬰幼兒的難題。(10月20日臺海網(wǎng))
帶娃出門,最尷尬的莫過于找不到一個安心給孩子喂奶換尿布的地方,所以大家對母嬰室的期待才會這么強烈,甚至在不少城市上升到“文明標配”的高度。而廈門也再一次證明,這是一個緊跟時代、引領文明的城市。各地對母嬰室的呼喚聲還在回響,母嬰室已經(jīng)如雨后春筍般出現(xiàn)在廈門的各個公共場所。532個母嬰室,就是廈門城市管理人文關懷最好的見證。
同時,更加貼心、更加人性化的“多性別使用母嬰室”也紛紛投入使用。
打造高素質高顏值現(xiàn)代化國際化城市是廈門的奮斗目標,在前進過程中固然少不了宏大敘事和星辰大海,固然要錨定城市規(guī)劃的大政方針,但是更少不了市民在意的家長里短,甚至從某種程度上說,后者更加值得關注。而一切宏大敘事的出發(fā)點、目的地和落腳點正是市民們的溫好日常。比如這里的母嬰室雖小,卻是實實在在的關懷,代表著城市的溫度,它讓我們宏大的城市敘事顯得如此生動、如此貼近、如此親切。
為母嬰室點贊,也是給更美好的未來加油。愿每一道關懷都化作暖陽,都會持久地送出溫暖,也希望在這樣的暖陽撫慰下每個人都能璀璨綻放、歲月靜好,而所謂美麗宜居大概便是如此。
